分节阅读_14

gt

“,月桂,卡布基诺里面有时也放。”

“听起来很专业。”章远笑,“别是光说不练哟,什么时候做一个来尝尝。”

“国内家用的烘焙工具和材料比较难买。本来我想带月桂粉回来,给叶芝她们调咖啡……”

何洛说了一半,想起临行前冯萧带着购物单去了一趟超市,回来递给她一个小盒子,“喏,你要的owder。”

cirl?这不是彩妆品牌么?何洛看着包装的盒子,无比纳罕,果然,是一盒散粉。

“老大,这是月桂皮色的散粉,化妆品啊!”她笑得肚子疼,“是定妆用的。”

“啊?我看到写着和owder就买来了。”冯萧也笑,“算了算了,你留着用吧,我就不去退了。”

“你没见过月桂粉么?褐色的,只适合黑。”何洛摇头。

“我只负责吃,没有研究过你的瓶瓶罐罐啊。”冯萧说,“要不然夏天咱们去夏威夷,你晒黑点,变成炭烤面包?”

交错的记忆,瞬时提醒她,你和眼前这个人,已经是过去时。

章远的手机隔几分钟就要响一次,他听着电话,嘴角还沾了些果酱。何洛停住脚步,抽出一张纸巾递给他。章远擦拭的时候,手里举着的苹果派又蹭到脸颊上,自己不知道,依旧讲着一串何洛不懂得的专业词汇,表情严肃而陌生。她微歪着头看他,站在积了冬雪的大街上,人潮来往如海浪。忽而觉得他还是当初的少年,忽而觉得两个人站在地球两端一样的遥远。

两个人找到一家茶室。何洛说:“刚才你说的术语我都不懂,看来未必能提供什么建设性意见。”

“噢,我们最近在争取一家挪威客户,有些技术内容我也没接触过。”

“那怎么办?”

“活到老学到老么。这个行业更新快,你也知道。”章远说,“对了,你距离硅谷那么近,认识不认识那边的技术人员?我们公司有意开展软件外包的项目,我想了解一下那边的行业标准。”

“我只认识一些实习的人。”

“不认识印度哥们?”他笑,“恐怕全中国的外包软件量,都比不上印度一家公司。”

“他们有语言优势,也比较规模化吧。”

“印度的公司比较成熟,美国显然拥有核心技术,可以制定标准;印度主要做子模块开发和独立的嵌入式软件开发。而我们大部分做的还是应用软件。”章远说,“国内公司发展不起来,主要是美方对公司规模和正规化要求很严,国内的草台班子根本通过不了审查,但是正规一些的大公司还不屑于做这样的外包业务。但是从市场和人力资源来看,我们都有优势。”

完全是何洛不知道的世界,她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也只是一个想法,还不确定可行性如何。”章远说,“和印度公司相比,我们企业规模小,急功近利,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不高。集成业务火热的时候,所有的it企业都去做集成;企业信息化的时候,所有人都去做信息平台。不过没办法,我们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利益和生存空间,然后才能求发展。这也是国内人力资源过剩、恶性竞争的一个循环。”

他斜靠着椅背,手指轻叩茶几,神色淡定:“我们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光是我们一家公司,很多中国公司都有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语言制约,更重要的是管理机制和思维方式。这也是我们希望与更多国外企业合作的原因,一步步来。或者,”他顿了顿,“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走出去,看一看。”

三两个冬天·二(4)

“确实,有些观念上的事情,没有办法阐述,能出去看看很好。”

“本来,我们几家it公司一同联系了去西雅图的商务考察,就是今年春天。”章远的手指停止了动作,“但是,因为非典取消了。”

“哦,机会肯定还会有。”何洛拨弄着cd盒子,似乎听到他怅怅舒一口气,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如果那次旅程没有取消……她不敢多想。有的事情错过了,并没有斡旋的机会。

这一刻相对无言,何洛低下头,读着cd盒子上的歌名,章远想问她些什么,又怕她下一刻起身就离开,从此再不回头。

“我让他们放来听听吧。”章远拿过碟片,和茶香一同氤氲开来的,还有一首首流淌的乐声。“加州很好吧,”他问,“四季温暖的阳光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