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家有乖仔 听原 1767 字 2022-08-16

只是此刻听着外面嘈杂的声响,才恍然生出命运重蹈覆辙的感觉。

林俞冲出门口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屋檐昏黄灯光下站着的人影。

十岁左右的男孩儿比一般同龄孩子要稍微高一些,大概继承了父母长相上的所有优点,面目已初现少年雏形。他身上那件能将他完全罩住的外套,林俞认得,是自己父亲的。

但能给他的温度彷如寥寥。

他的裤脚全是干凝的泥块,站在那儿冻得面色青白,眼神凝滞像一具提线木偶。

他不远处的周围错落地站着不少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都是这条街的邻居,林俞不用想都知道是在讨论闻家夫妇的丧葬事宜。

毕竟一家三口只剩下一个孩子了,谁都觉得他可怜。

那些或打量或哀叹的声音和目光,不加掩饰地对准他。

旁边有人嘀咕:“不是说还有个叔叔还是舅舅来着,怎么没见着人?”

那压低的声音虽然很刻意,但在这样的夜里依然清晰可闻,“是有个舅,不过我听人说他这个舅舅可不是什么好赖人。闻家两口子一出事他就赶过去了,结果你猜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惦记着人两口子手里那点钱呢。”

“什么人啊。”旁边的人不愤,“这人都没下葬,就算计着别人的钱。”

“谁说不是。”又有人往屋檐的方向瞄,开口道:“好在这闻家小子是个有骨气的,直接把他舅舅撵出去了。不然怎么能让他一个孩子带着骨灰奔波这么远,也是造孽。”

“他爸那边没人了吗?”

“这就不清楚了,闻家搬来这些年除了知道那闻远山是西川人,你可听过他家丁点底细?”

“也是,真要还剩下什么人,不可能什么消息都没有。”

……

林俞手抓着实木门框,一边听着耳边细碎的谈论,一边盯着角落的位置没有动。

闻舟尧这个名字留给他的记忆其实也不多。

属于那种从小到大你知道有这么个人,但实际上没什么交集。真要算起来,大了他好几岁的闻舟尧上辈子和他父母的接触更多,说是养父母也不为过,只是没有一起生活。

他比林俞大了好几届,连碰面的机会都寥寥。

林家是大门户,逢年过节吵吵闹闹好几十口人,林俞那时候总是聚在人群心,很难注意到有这么一个人。后来五六年时间关于这个名字的印象,就只有偶尔父母谈论起口的一丝感慨。

往后盛长街很多人提起这个名字好像都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很难触碰的存在。

因为这人后来的人生堪称传。

林俞知道父母每年会收到一封来自部队的平安信,以及一笔数字堪称惊人的钱。

那时候他不懂,忙着恋爱,忙着出柜,忙着和家里抗争。以为闻舟尧无非像很多人口的那样,靠着他亲生父亲那边缓过来的关系一路红灯,但还算不忘本,是个挺知道感恩的人。

不过懂感恩这点确实没错。

也正是幼时这点缘由,林俞众叛亲离死在异乡时,最后也只有这人千里迢迢从部队赶去为他收敛尸骨。

就因为顶着林俞到死都没怎么叫过哥哥的这个虚名。

那已经是三十来岁的成年男人,彼时的他听说已经从一线退下来,但那种在真正纷争战火淬炼过的印记深深刻在他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