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一说起萍花小姐姐,宁非忽然想到了昨天收到的一块样品布。

布料是织布坊那边送来的,言说是代坊主萍花新试制的厚料,想让矩子帮忙品评一下。

宁矩子看到布料的时候就吃惊了。

这这这,这不就是帆布了么!

这细密的经纬线,也不知道萍花小姐姐是怎么织出来的,和现代的布料也没什么区别了。

织布这事宁非是真不懂,但这并不耽误他发现好物。

帆布的用处很多,未来的九凌城就有码头规划,通过乌知河的支流可以进入主河道,顺利而下进入大海。重要的水路货物集散点,也是宁非给九凌城的定位之一。九凌城是工业区,产品下线后直接放到货船运输,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能带动城市发展。

到时候,若是再能从系统那里搞到帆船图纸,未来的墨宗也能造出出海大船,扬帆起航!

1

每个男人都有个冒险梦,宁非也不例外。

上辈子即便他身患病症,也没耽误他学帆船学游艇,偶尔也会独自驾船出海放松心情。

只是在这个时代,航海的意义比海钓要重要许多。

一望无际的大海对面,也许是陌生的大陆,也许是孤独的岛屿,再不济也有吃不完的生猛海鲜,丰富餐桌不无小补。

嘿嘿嘿,波澜壮阔地大航海时代啊!

想到已经开始批量产出的帆布,以及未来可能扬帆出海的大船,宁锯子就忍不住心喜悦,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

嘿嘿嘿……嘿嘿……嘿

第129章

宁锯子在家盘算着扬帆出海, 殊不知朱雀大街上的自家店铺,最近可是有点不太平。

起因都是因为巷子斜对面那家豆腐坊,姓郑的忻州夫妇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长女沉静温柔,次女活泼俏丽, 羊角巷子里的老少爷们都喜欢。

当然, 宁村作坊里的“西海人”,他们也喜欢。

因为之前有宗门曾经在定安城里务工, 是以挑选伙计的时候, 宁非特地选了些眼生的, 大部分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子。

张二柱是个特例。

他在土木组干了很多年,之前的火炕和水泥项目都有参与,算是土木组年轻一辈比较出彩的人物, 以张二柱的资历,原本不用来定安城做伙计。

但来定安城的事,是张二柱特地向宁矩子请求的。

自从那日他看到萍花和刘通在一起说话, 张二柱的心里就一直梗着一根刺拔不出来,时不时就疼得揪心。

他就是想不明白, 为啥萍花宁愿给个弱鸡崽子笑脸, 也不肯多看他一眼,他张二柱到底哪里不好了?!

开始只是单纯被拒绝的不甘心, 再加上之前闹得比较大,被同辈人看了热闹, 时不时就拿他跟萍花的事出来说嘴。不过大家也没什么别的意思, 绝大部分都在为他鸣不平,这样张二柱的心好受了不少。

毕竟萍花自己也不是啥毛病都没有的,像他这样不计较她脸上印子的人, 可是不多见呢。

本来这事就该这样过去了,以后大家各自嫁娶,互不相干。

可扛不住萍花和刘通越干越红火,不但造了织布机,还成了新成立的布坊领头人!要知道墨宗从来没有让女子做领头人的先例,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满意。

可是很,这种不满就消失了。布坊赚钱,而且赚了很多钱,那些在布坊工作的婆娘都拿到了工钱,也不比其他匠房的人少多少。

最重要的,矩子准备在九凌湖建一座更大的织布坊,会招收跟多的工人,织出更多的棉布,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