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接连

盛芳 须弥普普 1673 字 4个月前

诸人也不四散,一出宫门就各自分成了两边,一边人围着董伯星,一拨人却是围着枢密院副使曽闵。

围着董伯星的人群里头有人小声问道:“中丞,现今……是不是择个什么章程才好?”

董伯星摇了摇头,不做言语。

而另一边的曾闵向身边人回道:“……且再看罢。”

方才在福宁宫中,天子最终还是没有面见众臣,而是将董伯星、曾闵,石启贤三人放进了福宁宫,先质问一句“尔等莫非欲要效翔庆之辙”,逼得三人连忙跪地请罪自辩,复又将不少自东宫搜检出来的违禁之物扔到地上,供他们翻查。

事发突然,天子又是扔下东西就拂袖而去,三人知道不对,也无法相拦,此刻出了宫,回想方才情形,更是像吃了哑巴亏。

天子对臣子如此不讲道理,又奈若何?

而所谓太子勾结翔庆造反一说,三人当真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看着周弘殷如此病体,太子即便什么都不做,最多三两年,也能顺利继位,何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当今于太子又是父亲,又是人君,既是他说太子勾结外臣,生有反意,自然已是给此事定了性。

皇帝发话,只要给够时间,什么证据准备不出来?

然而今日被逼出了宫,甚至不曾得见太子,其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三人一同进了福宁宫,出来时面对同僚催问,实在不知如何回答。

隔日一早,京中消息便传得满天乱飞。

御史弹劾两府,百官留朝,宰辅相逼福宁宫,俱都十分吓人。

太子不见踪影多日,他名声甚好,身份又举足轻重,又兼天子在民间一向名头都是刻寡多过仁义,有了这一遭,百姓少不得自有话说。

而更奇怪的是,纵然当日进宫的只有董伯星等三人,可天才亮没多久,甚至董伯星诸人还没回到府上,街边居然已经开始有人悄悄传话,说太子不忠不孝,居然要造反,又传出不少言论来,譬如太子强占民女,收受贿赂,又说天子病情反复,其中便有太子收买宫中内侍在父亲药盅里下毒云云,俨然伪君子。

这些言论虽是说得活灵活现,可周承佑做过多年京都府尹,周弘殷病重以后,许多事情都是太子接手,每日往返于内外城之间,年年都要去五丈河、汴河上看水修堤,叫百姓看在眼里,都觉得同传言不符,少不得给他分辨几句,一时京中谣言四起。

大魏从来不禁人言,外头便越传越乱,什么话都有,到得后来,已是查不出什么话从哪一处来。

此处风波未停,另又有一桩事起,便是金明池畔,连着多日有人投河自尽,先是一人,后来两人三人,再隔几日,居然一夜之间,死了七个。

京城地大人杂,意外死几个人并不奇怪,只是全数选在金明池自溺,早上飘起来七具浮尸,如何不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