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孬知县

盛芳 须弥普普 1115 字 5个月前

裴继安进得衙门数年,极少同谢善别苗头,一则毕竟对方资格老,年纪大,要给几分尊重,是以屡次被其明里暗里试探,他只做不知;二则只是一个县衙,同些胥吏为了小事,都是毛毛雨一般的利益纠纷,有什么好缠的,退得一步两步,也能省下时间来做些旁的事情。

想是他从前退让太过,倒叫这做儿子的谢图以为软柿子好捏出水,眼下才好了几天,又开始在后头挑拨离间了?

“原是为着公使库印书。”裴继安把《杜工部集》的事情说了。

彭莽很是奇怪,问道:“公使库印书也要报备?”

从前也年年印,却从未见有报备之事,彭莽乍然一听,只觉得莫名其妙。

知县做到这个份上,裴继安在其手下做事,也实在有些无奈,只好道:“原是不必报备,只是先前京城出了盗刻《道德经》一事,朝廷新下了令,凡举印书,县以下必要给州中审核……”

他把几时下的令,在哪一号公文上头,大概内容是什么,一一复述了一遍,又道:“当时是自宣州州衙发出来的,通令十七县镇知悉。”

宣州州衙发下来的令,肯定是经过彭莽的手,才能往下派。

然而彭莽想了又想,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日常的杂事太多,朝廷的公文也是时不时就来一道,不记得也很正常,彭莽也不觉得多意外,只是算来算去,还是不对,不由得又问道:“那就给州中审核便是,怎的又跟京城扯上关系了?”

裴继安更无奈了,道:“便同方才说过的那般,寻常书文由转运司查审即可,只若是书中涉及经义,便要送往国子监审看,确认之后,才能在外地发卖。”

彭莽还是不明白,道:“那是什么书来着?怎的又涉及经义了?”、

印书之前,裴继安便同彭莽交代过,书一印出来,他又特地拿了一部过来,却不想这一位不看就算了,连是什么都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