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远交近攻,离强合弱

罗太岁不慌不忙的道:“是不是还敦促各方保持克制,用对话的方式解决矛盾和纠纷?”

裴行俭一愣。

虽然话不是这么说的,但大致意思都差不多。

于是他点了点头。

“呐,这就是一种外交辞令。”罗太岁笑道:“一个分裂的汗国符合大唐利益,所以当今天子表面做出化解干戈的架势,实则两不相帮,任其相互攻伐,彼此内耗。

此谓之以夷制夷。”

“原来如此。”裴行俭点点头。

罗太岁又对李丽质道:“如你所说,既然西突厥不堪所用,朝廷大可以培植其他的势力。”

李丽质摇头道:“西突厥分裂,整个漠北短时期内恐怕不会再出现一个能和东突厥相抗衡的势力。”

“未必。”罗太岁不以为然,“据我所知,铁勒诸部中薛延陀的实力并不弱,其俟斤(首领)夷男,也颇得人心。

若我所料不差,薛延陀的崛起不会太远。”

“薛延陀?”李丽质和裴行俭虽然听说过这个部族名字,但印象着实不深。

“对,薛延陀。”罗太岁见他们对薛延陀似乎不太了解,于是解释道:“薛延陀乃铁勒诸部中战斗力最强的一部。

当初铁勒分裂,回纥、拔野古等部依附于东突厥,而薛延陀则依附于西突厥。

如今西突厥陷入内乱,薛延陀在俟斤夷男的带领下又东附于东突厥。

如此铁勒诸部就再次汇聚在一起,假以时日,必成气候!”

李丽质和裴行俭听得呆了。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等一连串的反应。

西突厥的分裂导致薛延陀的脱离,而薛延陀东附东突厥又促成铁勒诸部的统一……

若果真如此,这个薛延陀倒是符合“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潜质。

只是……

“大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裴行俭率先问出了这个问题。

大家都在长安,凭什么你什么都知道。

“行百里路,胜读万卷书。”罗太岁又拽了一句名言,“你以为我这次西行是白去的?

而且西市胡商众多,多去逛逛也会听到很多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