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他老九闯荡多年,也只是小有名气,一旦无所作为,泯然众人矣。

看看现在,别说江湖上,就是在不良人中,随着“八雅”纷纷退隐,他的存在感也是几近于无。

“目前打响名气的方法主要还是结交名士显贵。”罗太岁适时头脑风暴了一下,“我听闻‘斗酒学士’王绩,可饮酒五斗而不醉。但凡有人以酒相邀,无论贵贱,皆欣然往之。

你何不试试?”

王绩,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其侄孙。

此人历经隋唐两代,三仕三隐,都与“酒”有着莫大的关联,可谓嗜酒如命。

王绩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被誉为“扭转齐梁余风,重拾魏晋风骨”,是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奠基者。

“你说的可是王待诏?”老九似乎也有耳闻。

“正是此人。”罗太岁点头。

武德年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遂以原职待诏门下省。

“但此人似乎声名不显……”老九捻着唇边的胡须,“我也是因为其擅饮才特意打听过他……”

罗太岁有些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并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诗风变革的时代。

初唐盛行南朝宫体诗,多涉及宫廷生活或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似此谓之“齐梁余风”。

就连一国之君李世民,亦不能免俗。

而王绩的诗作朴素无华,洗尽六朝铅华,上承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之风,可以说是开创有唐一代山水田园诗派之先声。

按照后世的说法,初唐或许没有最伟大的诗人,但却有着最杰出的诗歌变革家!

王绩正是其中之一。

显然,除了罗太岁,没人会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也无法洞悉其在当代诗歌发展中的贡献。

“王绩才高位低,确实声名不显。”考虑到时代的限制,罗太岁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唔……或许另一个人会更加适合。”

他捏着下巴,嘴角重新露出笑意,似乎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何人?”这是在给自己介绍酒友,老九怎么可能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