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 保卫存粮的游击战术!

明日继续征收军粮,普通老百姓太穷,能征收多少是多少,把目标放在那些大户,富商的身上。”

由鬼子军官对此表示迟疑:“只是……长官,这些大户大多都是与皇军亲近的,如此一来,岂不是把他们全部得罪了?”

南部利雄冷哼了一声:“特殊时期,管不了这么多了,大不了先给他们打个欠条!”

“嗨!”

“另外,把告示给我张贴出去,要把所有的罪过都给我推到土八路的头上。

在告示里给我写清楚了,是因为他们八路军烧毁了皇军为百姓们囤积的粮食,皇军这才不得不向百姓征收军粮,保卫县城,保卫百姓们生活的土地。”

“嗨!”

最终,由鬼子司令部提出,在寿阳,阳泉和谭县三城浩浩荡荡展开的征粮行动,征收到的粮食却是大多来自于那些亲日派。

普通的老百姓们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灾祸。

夜幕很快降临下来……

大概是在凌晨十二点左右,整个阳泉县城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寒流在暗中涌动着。

被大雪覆盖的整片大地上,似乎了无生机。

屋子里突然传出些窸窸窣窣的声响,老大娘趁着夜,熟练地从破旧的抽屉里摸出一根火柴,紧接着划上,微弱的火光驱散周围的黑暗,将老大娘面前点出一片亮光,她将桌脚旁的一盏煤油灯点亮。

“他爷,叫娃子们起来,准备开小灶了!”

“诶!”

老汉应了一声,一骨碌从床铺上爬起来,快速的穿好衣服,紧接着又到偏房把孙子和孙女叫醒。

一家人借着一盏煤油灯带出的微弱光亮,悄悄地摸到并没有窗户的灶房,将灶火点燃。

大雪冰封的黑夜里,炊烟从烟囱上缓缓升起。

大娘将藏在地窖里的粮食取出了半瓢的小米,紧接着给熬了些小米粥,就着些咸菜,让孩子们重新填饱肚子。

喝着小米粥的时候,老汉在感慨:“老婆子,得亏八路军同志们提前把消息告诉咱了,要不咱这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存了点粮食,恐怕全都被小鬼子给抢走了!”

大娘附和道:“就是,这些黑心的小鬼子,他们没粮食吃了,就来抢俺们的!

俺白天去集市的时候,看见那巷子里到处贴着告示呢!

有认得字的先生读了,俺倒是也听了些话,小鬼子把脏水都泼到了八路军头上嘞!

说都怪人家八路军烧毁了他们小鬼子在粮仓里为咱们百姓存的粮食,他们这才向咱们老百姓要粮食。

他爷,你听听,这像是人话吗?

小鬼子放在仓库里的粮食,啥时候轮得到俺们老百姓去吃了?”

“就是,小鬼子在忽悠傻子嘞!

鬼才信!

不说这个了,抓紧时间吃饱了肚子,咱们好回床上睡觉去。明天继续把黑豆还有烂红薯拿出来,在锅里煮煮,忽悠小鬼子,可不能让鬼子知道咱们还有粮食!”

原来,小鬼子强征军粮的行动终究是慢了一步。

提前猜测到鬼子狗急跳墙,可能会抢夺百姓家中存粮的孔捷,让潜伏在寿阳,阳泉,还有谭县的同志们,暗中将消息传递给了民众。

还给了老百姓们应对小鬼子的“游击”战术:

提前把家里的粮食物资全部藏到最隐蔽的地方。

有隐蔽地窖的藏地窖,实在不行的院子里挖个土坑上埋上也成。

鬼子伪军来了,就和他们叫穷,什么揭不开锅了,穷的叮当响了……越惨越好。

家里少留一点粮食,让鬼子伪军抢了去,再跟他们闹,跟他们嚎!

鬼子伪军没抢到粮食,离开之后多半还会有怀疑。

所以中午的时候再弄点野菜,树叶树根之类的,糊弄着小鬼子,让小鬼子彻底相信,家里是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鬼子没了提防,百姓们再把粮食偷偷的拿出来吃。

所以这个夜深人静时分,在老大娘家里发生的事情,只是整个寿阳、阳泉和谭县,成千上万户的普通百姓的一个缩影。

用这种特别的游击战术,老百姓们成功的保住了家里珍贵的存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