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银行趁火打劫,用各种理由破坏别人的资金链,然后用低价拍卖破产者的产业;

并夺走那些无法偿还贷款者的房屋,将人家一家老小都赶到大街上过夜。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花旗哈里活著名卡通片《超人3》,连超人一家失去了工作收入,也照样被半夜赶出家门,一家人只能挤在狭小的汽车旅馆里。

可想而知,这种事情在花旗是多么普遍了。

《皇帝的新衣》中,揭露皇帝什么都没穿的小孩,不会得到大家的夸奖,而是会被皇帝绞死——哪怕皇帝知道他说的是真话,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他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孩子。

不过,花旗的金融家们,现在可顾不上一个小小的教育部长了。

以史蒂文·莱特的就职演说为导火线,花旗掀起了一场关于金融产业的大辩论——金融业到底是不是必须的。

要在以前,这是无需讨论的话题——资本主义国家讨论钱是不是必须的,这简直是个笑话。

然而,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无现金时代已经露出了曙光,虽然花旗比不了东方的亚共体,但是这种无现金,通过手机支付方式也已经颇为普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钱现在只是手机里的一个抽象数字,那么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金融业的本质到底又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小小数字可以主宰整个花旗?钱到底在社会运行中起到什么作用?金融业获取如此高额报酬是不是合理?

……

在花旗掀起金融大讨论的同时,欲望牧场正在悄悄改变。

欲望牧场并非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因为一切供应名义上都是由欲望之主承担,所以不存在发工资的说法。

毕竟白养着大家已经是莫大的慈善了,还要欲望之主给大家发钱未免太过分。

这五年来,欲望牧场内部制度也改良了很多次。

一开始,欲望牧场主要收留一些失业者、流浪者、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和一些被抛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