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读书识字。

于民国众人而言,小说所描述的未来,简直就像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国度。

他们所希冀、所追求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现在,曲流水先生用他的笔杆子写道:“萝梦先生笔下的未来,对我来说像极了一场梦。以前我从不敢多想,因为怕从梦中醒来后,面对这残酷的、饥寒交迫的、风雪加身的世道,会忍不住痛哭出声。”

“可我发现我错了,错得非常离谱。幻想美好的未来,其实会给我带来斗争的勇气。如果几十年后的华夏当真能走到这一步,即使我无法看到,也不惧成为先行者,只为有朝一日,我那还在牙牙学语的儿子有机会看到这样的世界。”

随后,庄子鹤等文坛大拿纷纷发声,都在赞美着、探讨着小说里的剧情。

郁洛也把什么不自在抛到了脑后,每天津津有味追起连载来,经常和同事、和妻子齐珂探讨小说里面的内容,也跟着写了不少文章赞美《黄粱一梦》。

当然,在这之中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人批评“穿越实乃滑天下之大稽,怎么会有人前一秒还准备坐上黄包车,后一秒就到了一百年后。如果他的灵魂离开了,那黄包车车夫不得背上个杀人的罪名?”

也有人批评未来太理想主义,小说通篇都是狗屁不通之语!

但这样的人,还没能激起什么水花,就被彻底埋没。

而其他城市文坛的反应,与北平文坛也大抵相同。

季曼玉看到报纸上的夸奖,有些羞愧道:“这里面的很多构思都是你提供的,对未来的想象也都是你想的,大家怎么都在夸我。”

其实她在小说连载第一期时就提到过——

小说的构思、对未来的想象多是出自家人,只是由她代为整理,将这篇小说完整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