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因为画作还要放进文集里当插话,衡玉就没画自己更拿手的国画,而是用钢笔简单勾勒出聚会之地的清幽,参加聚会的众人多是只能看到后背,偶尔才会画半张脸,明明只是简单勾勒几笔,呈现在画上的那张脸上仿佛布满了严肃认真。

并不复杂的构图,但是聚会的场景却都在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邓谦文拿着画,左右看了好久,赞道:“这副画实在精妙。”

“您过奖了。”衡玉自谦道,脸上的笑容依旧内敛温和。

不久之后就到中午了。

聚会发起人专门请了大厨过来给众人准备午饭。

吃过一顿精心准备的午饭后,众人就开始评审刚刚创作出来的作品。

被邀请来参加聚会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而且这场聚会称得上是宾主尽欢,所以每个人创作时都带了真情实感,作品质量自然更高。

衡玉这副作品很是传神,每个把画拿在手里欣赏的人都给了极高的赞誉,受邀前来的几个画家更是往衡玉这边走过来,和她讨论起画作创作。

衡玉轻声说着自己的想法。

聊着聊着,便成功交了几个朋友。

欣赏完作品后,几个担任评审的人终于说出他们最喜欢的作品,每个人的答案都不是很相同。

不过无所谓,这场聚会的争斗性不是很强,大家来是来讨论的,也不是非要力压众人出风头。

不过衡玉这副画,当场被定为文集的封面。

评定完后,众人又开始讨论起当下的文学创作形式。一直到天色黑下来,才各自不舍告辞离开。

第二天,《新公报》的报纸头条就是在介绍这一场文会。

副标题更是称这一场文会为——“大师云集谈古论今”,给了极高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