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今日来信恭贺刘协扫除奸佞董卓,并详尽的汇报了荆州形势。如今他和张辽已收服两郡,按刘协“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两郡进行改革,行政(以郡长、郡丞和郡尉为核心的行政机关)、司法(大理寺分支)和军权(另设兵马大提督一职,总领郡县军务,由张辽代天子分封提督及校尉。)皆分开。

荀彧在信中请示,将长沙郡的变革放在最后。

“荆州诸郡多乱,唯有长沙太守孙坚所守长沙郡吏治严明,郡中盗贼皆无。长沙郡兵强粮足、兵卒、官吏皆效忠于孙坚,这长沙郡如铁桶般难以下手。”

刘协回信:“可,朕下一道诏书,褒扬孙坚治理有方,且稳住长沙郡,免你后顾之忧。”

徐庶的信也到了。董卓已死,徐庶行事也再无顾忌,拿出天子诏书,集贤者于州督察院,并于两郡设立下设郡督察院,负责监察地方行政、司法和军权。

徐庶汇报了详尽的一级督察院士、二级督查院士和见习(刘协新创,类似于企业的试用考察期,能者六个月后转正)督查院士名单。

此外,荆州的布衣卫信也到了。

意外的,刘协在里面看到了庞统的名字,原来这和诸葛亮齐名的大才是荆州人。

也难怪布衣卫遍寻不得,此时的庞统还只是个孩子,哪里来的名气呢。

刘协叹道:“命中注定的人,兜兜转转还是会遇到啊。”原以为徐庶的人生经历这么大的变化后,不会再遇到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没想到,阴差阳错下竟认了庞统为义子。

布衣卫写的简略,只标注了某年某月某日:“徐大人襄阳拜访名士,路遇黄巾余孽仗势杀人,救老人不及,只带一十岁孩童逃走,收为义子,名庞统。”

庞统才十一岁,莫非此时孙坚的儿子、未来争霸江东的孙策、孙权也还未成年?唔,不知能不到寻个理由忽悠孙策和孙权来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