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等到殷俊停下来,郑冬汉一拍大腿,兴奋的道:“曲风清幽,如同娓娓道来,虽然有点小儿女态,但这样辗转伤心的情歌,好听又动情!配合着容仔那略微磁性又沙哑的嗓音,真是绝了!”

第0076章 不被看好的小调

面对郑冬汉的夸奖,殷俊笑了笑,没有应话。

郑冬汉说的其实不错。

《风继续吹》就是张国容的成名曲,词曲都正好是配合了他的嗓音条件。

1983年他的经纪人求得郑国疆为他填了一首日本曲子的词,然后就以这首歌的名字出了专辑《风继续吹》,一经推出后,很是受欢迎,终于是打破了张国容长达4年的低迷,走上了正轨。

然后才是1984年的《leslie》里的经典《onica》,让张国容彻底的大红大紫,从而又走上了超一流巨星的道路。

当然了,无论是张国容、谭永麟、张雪友还是李克勤他们,或者是女歌手的梅雁芳、陈惠娴等等,他们唱的歌,流传到华国的歌们,其实绝大部分是日本的歌曲,只不过是由香江的词作家填词而已。

因此,香江许多词作家叫做“填词人”,也就是照着人家日本人的歌谱来填歌词,比起华国内地的那群老艺术家们来,那档次可是要差许多。

老艺术家们,常常为了一首歌词歌曲的创作,去采风一年半载的,最后才做出让我们传唱几十年都不会厌倦的好歌词歌曲来,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值得每个人尊敬。

只不过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就变成了闭门造车,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丰富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没有找寻融合的音乐素材,这样创造出来的歌词、曲调,难道还能有多好么?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后,好歌变得越来越少的最重要原因。

回到香江乐坛来。

在80-90年代之中,日本的曲子在香江的音乐比重,至少都有50之多,而最出名的流行歌曲里面,更是高达70以上。

日本著名的女歌手、著名作词作曲家中岛美雪,非常的高产,做出来的歌曲质量又非常好,因此不但是香江的取她的曲子办事儿,宝岛的也一样,所以她也被称为“华语歌坛拯救者”。

这在殷俊看来,着实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