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页

想一想八九十年代内地那热火朝天的发展劲头吧,这么多的进口物资都靠着香港的码头来做中转,这样的财富,简直如同海水一样的滔滔不绝。

李超人、李照基和郑羽彤,恰好就是做了房地产和码头货运业,所以才能成为亚洲前五的超级富豪。

经过了一号码头的事情,霍瑛东算是明白了,你这也不让我做,那也不让我做,这是要逼死我啊!

因此,他渐渐的就收敛了许多的商业活动,逐渐把自己的重心转为了体育和公共慈善事业,以及对于内地的各种捐款和扶持。

恰好因为他经常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赚钱也不多的公众建设,香江民众对他的印象倒是非常的好,比起李超人的声誉都要好得多。

当然了,霍瑛东就是内地在香江的一面旗帜,因为内地而被港英政府这么打压,内地肯定不能看着他受苦啊。

于是,本来70年代以前,香江的商人还能在内地购买到河沙的,但自从霍瑛东被狠狠打压之后,内地就再也不向第二个人出售河沙了,只卖给霍瑛东一个人。

你想要买河沙?

那好,只能找霍瑛东!

现代化的建设,有什么是缺少得了河沙的啊?

修房、修路、修海堤等等,香江想要发展,可是一天都少不了河沙。

香江四周岛屿有无数的海沙,然而海沙虽然也是沙,但和河沙完全就是两回事儿,根本没办法用。

香江周边方圆600公里,只有内地这么一个可以有河沙的地方,宝岛远在800公里以外,而且那也就是一个小岛,自己的河沙都不大够用,更不可能大批量给香江了。

再说了,那么远的运费人工费等等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远远没有内地就在粤东、粤西取材来得方便快捷。

就因为这么一个河沙,霍瑛东就成为了所有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主宰,任凭英国人怎么打压,他都能稳坐钓鱼台,最后还被尊称为“沙皇”。

没办法啊。

建筑行业这一套产业链,能离得开河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