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页

香江的那些电影公司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无论你邵氏、嘉禾、新艺城、永盛等等多么的牛比,遇到大环境不好,你就是撑不下来。

不像是我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我就做周边市场,就靠自己的唱片公司、电视台和媒体机构来输血,渡过难关。

你香江的电影公司就只有电影,充其量新艺城还有个新艺宝的唱片公司在里面,但这些都没有用,太过于依赖单个市场的结果,就是遇到大的外部风险就完蛋。

所以,殷俊牢牢的记住,做电影,不能单纯的只做电影,这样遇到的阻碍实在是太多了,根基也不牢固,根本没有抗拒外部风险的能力。

如今《麒麟周刊》建立发展起来了,殷俊就有了很好的漫画、动画、周边产品资源,这无疑对于整个娱乐集团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虽然没有漫威那样的变态,但最少最少殷俊可以把整个亚洲的动漫市场给牢牢把控住,没有任何人能和他来争斗。

特别是《麒麟周刊》出身于香江,日本和韩国那边不会有太多的阻力,内地同样也不会,东南亚就更不会了。

如果换成了日韩的漫画,根本就没有多少可能进入华国——未来的三大民工漫画,外加《死神》、《银魂》、《进击的巨人》等等超级经典,都没办法顺利的在华国售卖和发展,这绝对是让日本的漫画家痛心疾首的事情。

因为有了华国市场,那么他们就能拥有超过5个日本基本盘的阅读者们,那他们进可攻、退可守,余地要大多了。

可惜的是,无论是怎么样的理由,无论华国的漫画迷多么喜欢日本的漫画,仍旧只能在网络上获得庞大的人气,而没办法转化成真正的回报利益。

同样的,华国内地的漫画也不可能进入日韩市场,且不说思维的差异,单说2010年之后,日本和韩国对华国的仇视程度,就不可能让华国内地的漫画在他们国家有什么发展的。

殷俊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也知道自己在香江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发展动漫产业的好处,所以他即使是最喜欢电影,但也在过去两年,拼命的做漫画的记忆牢固。

截至目前为止,殷俊已经把自己脑海里的那经典的50部左右的日本漫画的60左右内容,都已经写了下来,并且一有新的灵感和回想起来,就立刻的用笔写下来。

当然了,除开最开始的几集单行本之外,更多的则是内容纲要,毕竟没有人能把一点一滴的都给记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4月份就开始立项,5月份正式开始制作的三本新的漫画,经过了5个月左右的努力,总算是要到了和漫画迷们见面的时候了。

身为一个喜欢漫画的人,殷俊是看过不少日本三大漫画周刊的原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