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0页

殷俊点了点头。

在这个年代,华国的人才底蕴,还是没得说,比起30年之后都要储备得多。

30年之后,华国给世界贡献最大的,就是拥有初中到高中文凭的那一群产业工人。

这群产业工人大部分分布在粤州、东馆、南湾,正是他们,撑起了华国世界第一加工厂的美名。

2012年开始的新一轮人工成本涨价、世界经济不景气,让原本很多外资工厂,都想要搬迁离开华国,去更便宜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

但兜兜转转好几年,离开的,超过一半都回到了华国。

因为只有华国的这群工人,才是最专业的,最具有效率的。

外国的那些工人是很便宜没错,但便宜没好货啊,懒散不堪、精细度不够、正品率超低、各种配套设施的不方便……等等等等,都让这些工厂的成本反而是增加了。

但是华国的整体人才储备,大致上也就是这样了。

急需的电子科技专业人才,比如芯片、软件、通信等方面,都很匮乏。

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都是浮躁的。

就如学中医的出来,90都会转向卖药的岗位一样,那些进入电子科技相关的大学学习的,也仅仅是为了有个好工作,并不存在要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的想法。

现在则是不一样。

现在的人们都很踏实,并没有被那些浮华影响,学生们很认真很贪婪的学习,技术人才也不断的在提高自己,以便完成更多更尖端的任务。

上美厂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上到万家四位老爷子,下到刚刚进来的美院毕业生,都是抱着十二分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各项工作。

他们很出色的完成了麒麟文化给的《乌龙院》,《乌龙院》也以它诙谐中透露着人生哲理的动人,一口气收获了二十多个国家颁予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