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3页

在1985年左右,大部分的这种各国风格的洋房,其实产权都是属于国家的,就跟华京的四合院一样。

这就方便殷俊购买了。

因为在80年代,政府是巴不得海外的华人华侨回国来买房子的。

一方面是可以收回大量的美金——别怀疑,国家穷得连让国内人写信给国外的亲戚,让他们寄美金回来这样的事儿都干过,这种卖一套房子就是几万、十几万美金的事情,当然是再好不过。

另一方面呢,通过他们买了这些房子,就和国内有了更大的牵绊,大家的联系就更加紧密,有利于以后的合作。

即便是没有合作,日后在国外说起国内的时候,他们总不会去抹黑自己的国家吧?

通过这些人的言传身教,给外国人传输信心,让外国人多来华国投资,也是挺好的嘛。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80年代霍先生、包船王、李超人、郑羽彤等等,就在华京买了好几套的四合院。

其中霍先生的一套四合院,在日后就送给了那位跳水女皇的孙儿媳,那时候这套四合院每平米就达到了10万人民币,到了2018年,更是暴涨到了30万一平米!

这里面的政治意味比较浓厚一些,所以他们是在华京买的,沪海倒是没有听说他们置办房产的消息。

其实本来包船王为自己父亲捐赠的兆龙酒店,第一次谈是在沪海的,但沪海想着影响太大,不敢下决定,所以才转到了华京。

既然产权都是在政府的手上,那么在沪海买房子,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了。

只要杜先生说话,那么就能卖出来。

杜先生是做大事的人,肯定也会魄力大一些。

到时候殷俊让霍先生他们也一起下手,大家买断一条街,倒是一个挺好的事儿。

有发财机会的时候,尽量大家分享,这也是一种加深合作的方式。

反正自己一群人也从来没有想过占便宜,内地的房价这么便宜,讨价还价就不显得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