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5页

殷俊说的这些,都是朱先生和手下的一群精英们,通过十来年的琢磨、失败和挫折等等,吸取了无数的经验教训,最后才走出来的这么一条路。

比如说坲山,就是全球最著名的灯具之城,全球超过60的灯具,都是这里出来的。

还有钟山,又是著名的家具之城,各种家具都在这里加工,做成成品发向全球的各个地方。

捷阳是全球著名的玉器集散中心,全球超过一半的各种玉器制品,都是从捷阳做出来的。

还有更厉害的东馆,全球70以上的各种电子元部件和产品,也全部出自于这个小城镇。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专业城镇,让粤东即便是在2020的时候,仍旧保持了大量的经济活力,拖着华国的出口贸易前进。

这些都是殷俊看到的成果,却是粤东人通过三十多年不断努力,才最终做出来的。

即便是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能做到这一步,而不是像一江之隔的香江那样,拼命只发展房地产,真是显得高下立判。

所以到了2020年,香江的经济活力比起粤东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也是有原因的。

“粤东的私营企业现在越来越多,但他们却是良莠不齐,殷先生觉得是不是我们应该和别的省份一样,采用国有企业为龙头,来带动他们的方式发展?”朱平范沉吟着问道。

“没有必要。”殷俊道,“只有经历了惨烈的厮杀,才能真正在市场里面站立起来,从而持续发展。国有的企业背景太深,靠着国家来撑腰,所以他们的活力不够,就算是一开始能领先,但到了后面,也一定是会被击垮的份儿。”

“那怎么规范他们?”朱平范问道。

“我个人觉得,只要把政策制定好,让他们知道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去做,这样就足以规范他们的举措。”殷俊道,“想要达成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又宽松又严厉的政策,不能让他们侥幸,更不能束缚他们正常的脚步。”

朱平范听着苦笑,“殷先生,你这可是给我们出难题!”

“这些政策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还要在实践之中不断的规范和调整。”殷俊道,“不过我觉得朱先生你们有能力做好这个的。”

“尽力吧!”朱平范微微点头,“看来今年我们是要忙得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