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黄金套现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1004 字 2022-11-04

“荒唐,我大明堂堂上国、仁义之国,焉能用如此手段取此不义之财!我等孔门之后。此等行径不可为也。”在朱平安提出了黄金套现之说后,便有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臣站了出来指责朱平安。

这位老臣还真是道德界的标杆!倭寇都在家门口杀伤抢掠了,我不过提了下去倭国套现下黄金,这都不行,上国、仁义之国、孔门之后等等全都出来了。

话说,真想让这老大人去沿海给倭寇讲讲道德课呢。说不定倭寇就感动的稀里哗啦剖腹谢罪了呢?

“你所说之事倒也算是个充盈国库的方法,可是不知你是否知道我大明白银紧俏呢,我大明疆域万万里,可是产银却不多。目前支撑我大明运作已属不易,怎可用我大明之银兑换黄金。我大明民生多赖白银,以白银换黄金,长期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户部的一位官员在权衡了利弊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在明朝以前的王朝,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铜钱,白银啊黄金啊都只是辅助;一直到了明朝,才确立了白银本位制。如果白银不足,大明的经济体制也就崩溃了。

虽然户部的官员不懂的什么叫白银本位制,不懂的什么是金融,但是对此大体还是有一个粗略的认知的。

“这位大人所言极是。不过黄金套现可并不仅仅是用白银套现,还有其他方法。我大明盛产陶瓷、茶叶、布匹等物,很多都是东瀛倭国所缺乏的,售之于倭国,但要其以黄金结算,如此以来一举两得。”朱平安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

朱平安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用白银换黄金,他说这么多,所想的只是想要将大明有志之士的视线拉长些,不要再只是盯着大明朝的一亩三分地,大明之外还有更多的天地。

这个时候的欧洲已经在追赶超越中国的路上了,大明朝如果现在就开始睁眼看世界的话,此时还有很多的机会,大明朝此时并不逊色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