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杨广闪亮登战场

刘穆之点了点头:“就算桓冲不出事,我想他也不会轻易地进攻关中的,桓温当年关中兵败,桓冲当时也在军中,应该对凶悍的关中老秦人的战斗力深有体会,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不是攻取关中的好机会。哦,对了,桓家这次北伐,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战果,就是另派了一支偏师,去攻取梁州方向。”

刘裕奇道:“梁州方向?就是汉中那里吗?这里倒是关中的南边门户,蜀汉当年能多次北伐关中,就是控制了汉中才可以。而且这里多羌,氐部落,一旦能站住脚跟,南可夺取巴蜀,北可攻入关中,是兵家必争之地啊。当年蜀汉昭烈帝刘备,曾经亲自在这里与曹操大战才夺取梁州之地,怎么桓家一支偏师,就能成功呢?”

刘穆之微微一笑:“因为陇右地区的乞伏氏部落反叛,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十余万帐落和羌人,氐人响应,秦国驻守梁州的部队,大量被抽调去讨伐乞伏氏的西秦,守卫空虚,而桓冲又选对了伐梁州的大将,所以一战成功!”

刘裕笑道:“伐梁的大将是谁?能以偏师而定,定不是泛泛之辈啊。”

刘穆之的脸上肥肉抖了抖,眼睛渐渐地给挤成两条缝:“其实也算是老熟人了,乃是前大晋梁州刺史杨亮,而为他打先锋的,则是他的两个以凶悍善战而闻名的儿子,杨广和杨佺期。”

刘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弘农杨氏,我听说过。以前在铁匠幢跟毛球和冯迁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经常论起巴蜀之地的人物,他们说杨亮父子,虽然是著名的经学世家,弘农杨氏之后,祖上有东汉太尉杨震,大儒杨雄,但是近世以来,多出猛将,杨广和杨佺期兄弟,即使是在西部,也是以凶悍过人,强暴好战而著称,而那个杨佺期,更是深通兵法,有将帅之才。这样的人,怎么会到了桓冲的荆州,为其所用呢?”

刘穆之笑道:“以前秦国势大时,南下攻取了大晋的巴蜀地区,而在进攻巴蜀之前,梁州就首当其冲,时任梁州刺史的杨亮父子,兵少粮缺,无法抵挡,只能退入荆州地区,托庇于桓氏,而这回秦军淝水大败,他们终于迎来了一雪前耻的机会,也算是时也,命也!”

刘裕的眼中光芒炯炯,他开始思考起整个北方的战事,喃喃地说道:“胖子,洛阳那里,现在怎么样了。桓氏的荆州兵马,进展如何了?”

刘穆之收起了笑容,压低了声音:“刚才你在这里跟相公大人谈事的时候,我也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听说荆州刺史桓冲,重病在身,已经无法继续主持北伐,回江陵了!”

刘裕这一下给惊得直接从大石之上跳了起来:“这怎么可能呢?桓冲不是信心满满地想要收复中原,建立不世功勋吗?前天不是刚刚攻下了襄阳,正是进军中原,收复洛阳,形势大好啊。”

刘穆之叹了口气:“那就是他命不好了,听说这次桓冲,是羞愧成病,在淝水大战前,他曾经派桓玄率军驰援建康,结果给相公大人退回了,然后他说谢相公有宰相之量,但不习军事,前线的小儿辈又是清谈论玄有余,临机决胜不足,只怕这一回,大家都要跟胡人一样左衽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作为一方主帅,战前这样败自己的威风,太不合适了。”

刘穆之笑道:“是啊,战前他大话说得太满,但玄帅用漂亮的大胜让他无地自容。桓冲可是一直跟谢相公较了一辈子的劲了,结果在决战中彻底分出了高下,他这样的心高气傲,自然心中怨气难平,加上近日以来军旅辛苦,就开始生病了。”

刘裕长叹一声:“时也,命也。只是以一人之病,就废了几万将士的苦战,实在是太让人遗憾了。本来荆州军攻克襄阳,继续向北,攻克洛阳是指日可待的事,现在却是主帅病退,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