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页

不识字的黎庶见到,也不用担心迷路。

毛滨昭是第一个进入雷谷的流民,他是逃户,他所在的钦阳府,知府被赶走了,有当地的豪强,前来征召他进民壮队。

毛滨昭兄弟三人,他是老幺,老大在百粤郡立了户,老二前年在服劳役修水坝的时候,被土石砸死了,他自己是本修生结业,但是还没来得及分配,老父亲去世,他返回家里丁忧。

如果按正常情况发展,他一年的丁忧期结束之后,可以去府里报道,再行分配。

但是……钦阳府的知府被赶走了,三司六房也没了主事的人,他想再次分配,找不到人。

而地方上的豪强征用民壮,按理说怎么都征不到他,他是正规本修院结业的修生。

更别说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他的二哥还是因为服劳役而死,哪怕是天家下征召令,都轮不到他上。

李永生写的《拯救战兵雷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家里所有儿子都死了,仅剩的独苗,按理就不该上战场,更不该死在战场上。

当然,那个背景是卫国战争期间,大厦将倾,大家的觉悟都挺高,而且应征入伍的待遇也很好,才可能出现那种情况。

毛滨昭接到征召之后,就知道麻烦大了,他倒是想躲出去,但是……老妈没人管了。

他索性弃了家里的十几亩地,收拾一下细软,背着老妈逃了出来。

逃难的过程就不要说了,非常艰辛,幸亏他还有几个本修院的同窗,有人收留他一段时期,也有人接济他一些。

可是毛滨昭也没那么厚的脸皮,一直骚扰同窗,这一日来到忠义县附近,囊中已经羞涩了,就考虑要不要找个护院的活儿来做一做——他终究是制修来的。

猛地听说九公主安置流民,他琢磨一下,我和老娘两个人,一天就是四碗稀饭,能去看一看。

事实上,他在本修院的时候,也学了如何在山里生存的技巧——中土的本修院,还是相当注意这一方面的,所以他相信,只要能保证老娘有几碗稀粥垫底,自己是绝对活得了的。

他并没有在意,忠义县的雷谷有多远,能保证老娘的吃喝就行,反正他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