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页

李清明对博灵的了解,也就这么多,他本是军中悍将,并不在乎博灵会不会来勤王——合格的将领,是以取胜为目的,政治什么的,那是政客要考虑的。

他非常赞成博灵的计划,自从襄王反叛,朝廷一直在被动地抵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心惶惶,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唯一能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赭石关一战了,然而,赭石关最终还是破了,虽然守将成功地为朝廷争取到了时间,但是这样的“成功”,根本无法向民众交差。

若是博灵能打出一个漂亮的反击,那会极大地提升士气和民心。

问题的关键在于,博灵大概守得住——荆王不敢攻击,但是反击能不能成功呢?

因为天家和宁致远再三强调,此事要保密——郡守都是直接给御马监递奏章,李永生也是绕路潜越了黎关,才来到京城的。

所以,李清明不方便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博灵的备战情况,只能来找李永生。

李永生少不得将博灵的情况介绍一下。

李清明听说,博灵甚至收留了大批的流民,也忍不住赞一声,干得漂亮。

对于博灵的军备,李永生也没了解多少,但是他认为,既然郡守和军役使都有信心,那么打一下总是好的——怎么着也比不打强。

至于说打输了怎么办……这是战争,谁敢保证一定能打赢?

不过李永生非常确定,就算打输,博灵军队了不得退回去,起码,以他对王志云的了解,这人可能没带过兵,但是谋划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王志云早就意识到了,战争打的就是物资,打的就是综合实力,打的就是后勤——博灵郡既然能保证后勤没问题,那么再怎么输,也输不到哪里。

李清明对这个论断,并不是很认可,“扯淡,我打伊万国的时候,有啥后勤呢?想打就打了,有士气就足够了。”

李永生微微一笑,“你要说士气,博灵人更不缺,他们在保卫自己的家乡啊。”

“你这是抬杠嘛,”李清明气得不轻,“有军纪约束的军队,跟保卫自己家的黎庶,能一样吗?很多黎庶胆小如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