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页

箫阳人恍然大悟,笑着点头应承,“这个没有问题。”

待雷谷之人开拔走了,一群箫阳人还在面面相觑,好半天才有人轻叹一声,“说到底,咱们是借着雷谷的名头,强行留下了这一批粮食,这种事情,以后还是少做的好。”

当然,也有人不服气地发话,“怎么就借他们的名头了?咱们这一千多条汉子,强抢也能抢下这么多粮食,那些丘八有胆子就别给。”

带头的豪强闻言,狠狠地瞪他一眼,“住嘴!你知道那样的话,咱们会死多少人?”

其实,也未必会死人!这位的嘴巴动一动,最终还是没敢说出这话来……

过了这个军寨,再进桐河就非常轻松了,才一入桐河境内,就有人前来迎接,是四五名精悍的桐河汉子,“见过诸位大人……新兵大营里,已经剑拔弩张,快打起来了。”

桐河有个新兵大营,里面起码有五六万的丁壮,在接受训练。

此前的永乐大营,计划扩充到三万,本意也是想要训练一些新兵,遗憾的是,新兵尚未全部到位,就被李永生打掉了,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

桐河的新兵大营,都是其他地方的,倒是有两千余名桐河辅兵打杂。

箫阳东大营的屠杀,第一时间就传到了桐河,而桐河的几个军营,顿时陷入了迷茫中。

按常理来说,发生在东大营的事情,是有违郑王军队本意的,毕竟“爱兵如子”的调子,是郑王定下来的,东大营的主官该被追究责任。

然而,西大营就是因为“爱兵如子”才丢掉的,东大营虽然也陷落了,却带给了对方一定程度的杀伤,而且焚烧了不少军械和军粮,也算是虽败犹荣,打出了郑王府的气势。

所以新兵营有些军官认为,到了这个时候,咱们练兵的调子也该变一变了。

既然内部意见相左,暂时就讨论不出结果来,不过紧接着,大家就发现在东大营的陷落中,桐河人和永乐人所起到的作用。

这六万的新兵里,没有几个桐河人,但是永乐人占了五千还有多,是一股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少军官认为,咱们的争执暂且搁置,不管怎么说,先妥善处理了新兵营的永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