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碰钉子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9 字 2022-11-06

类似的情形在一个月之前的山东登州也出现过,不过那次参战的明军醒悟得比较快,交锋两三个会合之后就选择了主动撤退。而这次在杭州城外所对上的明军指挥官显然头要铁得多,眼见伤亡人数已有三四百人之多,仍然在不断催动部下向海汉营地发动冲击,颇有一点飞蛾扑火的架势。

在城头上观战的文武官员全都黑了脸,他们虽然也没有真的指望这支明军就能把对手打得屁滚尿流,但至少场面上应该打得有来有往才像话,而眼下的状况却是明显被海汉军吊打,再这么继续打下去,这两千人多号人全战死在城外也未必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收兵吧!”布政使王畿冷冷地丢下一句话,便转身下了城头。对于这种近乎送死一般的战斗,他实在没有心情再看下去。虽然城外带兵的将领勇气可嘉,但这种战斗方式并不能改变双方的实力差距。他虽然是个文官,但也看得出来海汉人留有余地,只是固守营地不出,却丝毫没有增兵或是后撤的迹象,看来也是对明军的能力吃得很稳。海汉人的有恃无恐让他看得一肚子火,却又找不到地方可发泄,想想之前郑太生带回来的三条要求,王畿的心绞痛差点就当场发作了。

当下这个状况,最脸上无光的还是浙江都司这帮人,毕竟先前主战拼命反对和谈的是他们,现在在战场上被对手吃得死死的也是他们。都指挥使刘峰气得牙都快咬碎了,但他也知道当下还不能意气用事,杭州城内外虽然还有数千可战之兵,但绝不可在当下这个时候就投入到战场中去。海汉人要是在此之后攻打杭州城,那还得有足够的人马守卫城池才行。

刘峰在战前就知道海汉军打仗厉害,但没想到竟然厉害到这种程度。他原本只是想借此来摸一摸海汉军的底细,但没想到对手打得极为保守,并没有展示出真正的实力。而己方除了伤亡惨重之外,最可怕的是这头阵打不下来,军心也会因此而大受影响。

但事已至此,再让城外的军队强行撑下去也难有收获,只能徒增伤亡而已,刘峰虽然心中不甘,但也只能下令鸣金收兵了。而海汉军看到明军回撤也并不出营追击,看样子根本就不在乎这一仗是否能够尽可能多地剿杀明军。

但刘峰还是做戏做全套,到城门处迎接了灰头土脸的这支明军。指挥佥事祁杰一直在后边压阵,倒是平安无事,但参将高学武亲自率军冲了两波,左肩部吃了一记枪子,是吊着胳膊回来的。这还得多亏他身上的盔甲削弱了子弹威力,否则伤势只会更为严重。而他们带出城去的两千多明军,回来时就只剩一千七八了。按照初步的统计,明军在这一战中的伤亡超过六百人,其中有一半人都留在了战场上未能再撤回来。这大概也算得上是自大明开国以来,明军在杭州地区伤亡最大的一次战斗了。

刘峰主动对高学武问道:“以高将军之见,可有退敌之法?”

高学武很是无奈地摇摇头道:“海汉人火器犀利,不可正面力敌之,若想退敌,还需得从其后路考虑,断其补给才有希望。”

刘峰心道世人都知道海汉的补给线是水路,可问题就在于光知道没用,这浙江地面上就没有能在水上打得过海汉人的部队存在。想切断海汉人的补给线,指望不中用的水师出战,还不如指望老天爷赶紧多下几场大雪,把钱塘江全都给冰封起来。当然了,出现这种特殊气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到时候只怕海汉还没撤军,杭州城里就有数以千计的人要冻死街头了。

郑太生听完这三条要求,脸上也不禁有些变色,这要是能答应下来,那就不是大明的作风了。当下连连摇头道:“王将军此言差矣,查明真相本是官府职责,这个不需多说,但此案是在大明国境之内,当受大明律所辖,抓到犯人之后也当由我大明的衙门处置才对。还有这赔偿一事,怎么怎能由官府承担?至于第三点……在下倒是愿意代王将军传话,大明与海汉若能通商,对两国都是好事一桩。不过上头的大人们会怎么想,在下就不能保证了。”

王汤姆面露讽刺笑意道:“杭州城里的官老爷真想破这个案子吗?怎么我听说的消息,是凶手背景太大,官府不敢把案子继续追查下去呢?我看不如把凶手交给我们处置,毕竟我们可不像官府有那么多的顾忌。至于赔偿这件事,我们的人在杭州府的地界出了事,官府抓不到凶手,那我们不找官府索赔找谁?二十多条人命,不拿钱赔,是打算拿命来赔吗?”

王汤姆这个话说得太狠,郑太生根本没法接,他虽然是大着胆子接了这差事,但并不打算真为了大明,为了城里那帮官老爷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关于通盛码头大火案的真相,他自然也已经听过了不少传闻,虽然其间也仍有种种未解之谜,但当前的确是明军的嫌疑最大。假如这事真是明军所为,那官府的确会在查办案件的时候遭遇极大的阻力,这案子悬而不决也是情理之中的状况。海汉死了一堆人,钱财也大受损失,自然不肯就此作罢,不过索要这赔偿数目着实太大,郑太生也不敢替官府应承此事。

但如果就这么回去,郑太生也很难向上头交差,只能苦着脸哀求道:“王将军,万事好商量,何必大动干戈?在下斗胆说一句,贵国若是能主动退兵,官府也愿意坐下来与贵国慢慢商议解决之法,这样和平解决,双方都能少许多麻烦,将军若是能答应,在下回城之后也好劝说各位大人考虑将军适才所提那些条件。”

王汤姆轻轻摆了摆手道:“我刚才提出的条件,不是让城里的各位官老爷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条件可以不用答应,大家战场上见真章就是。我知道城里那些老爷们还没吃疼,心里总还会抱有幻想,不过等他们撞得头破血流再来谈判,到时候就不会是现在这种程度的条件了。郑老板觉得跟我谈不下去,那也不勉强,你回去把我的原话转告城里的官老爷们就行。”

郑太生战战兢兢地应道:“在下只是临危受命,并无与海汉作对之意,还望将军不要怪罪。”

王汤姆笑道:“听说郑老板在此之前跟我们在生意上有不少合作,我也希望这次的事情不要影响到我们的商业关系,我们打仗归打仗,买卖还是要继续做的。等这事平息以后,欢迎郑老板再来定海港作客。”

郑太生在王汤姆这里没有求到半点让步,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对方所提出的三条要求回城了。而这些要求在官员们的眼中自然是不可能妥协的非分想法,眼看着海汉军已经开始在城东河岸边搭建营地,做出要长期作战的姿态,杭州的明军就算再怎么不济,也总不能就这么看着对方肆无忌惮地在城外扎营,总得对此有所反应才行。

于是郑太生回到城中的第二天,明军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态度。浙江都司指挥佥事祁杰,参将高学武等人,率两千余名明军自城东望江门出城,朝着钱塘江下游的海汉营地缓缓行进。

这支明军的前锋部队刚出城门,就已经被城外远处的海汉侦骑所发现,等其在城外集结完毕,朝着海汉营地进军的时候,海汉这边已提前做好了应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