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0章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1020 字 7个月前

看来朝堂上下,都不看好这场战争的前景。但两个月前同一批人讨论刺杀执委会的可行性时,他们却认为即便事败,也不会影响到京城的安全。

想起刺杀行动,崇祯不免有些懊悔,当初就是鬼迷心窍听信了这帮人的劝说,认为一旦刺杀成功,就可大大削弱海汉的实力,为大明争取到反扑的机会。

但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这事反倒成了海汉开战的理由,将大明拖入了当前的危机之中。

假如当时没有听信谗言,实施那不靠谱的刺杀计划,或许此时京城还仍是一片祥和景象。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事已至此,也只能想办法弥补先前犯下的过错。

当然崇祯也知道,如果在京城与海汉军展开决战,那很可能会被一战灭国,后果十分严重且难以挽回。内阁大臣们争论中的两种意见,他更倾向于前者。

秘密派王承恩去杭州找海汉执委会谈判,崇祯担心此举会遭到激烈反对,所以并未将此事告知内阁。

当然根本原因,其实是他已经信不过内阁这些人了。

但王承恩一去就如泥牛入海,毫无声息地消失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在跟海汉执委会展开谈判。

从城外海汉军的反应来看,显然王承恩还并未完成使命,依然看不到停战的希望。

正听得头晕脑胀之时,有太监来报,城外海汉军着人送了一封信过来,指明要求送进宫内让崇祯亲阅。

崇祯料定这信多半是劝降书,打开一看,果不其然,内容便是规劝崇祯尽快开城投降,不要再作无谓的抵抗。为表诚意,崇祯必须亲自出城请降。

崇祯看完内容怒极反笑,让在场众大臣传阅这封劝降书。

众人看完之后都是大呼不可,他们可以接受投降这种解决方案,但要让崇祯亲自出城请降,这实则是在故意羞辱大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