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页

佩雷尔曼:“有什么事情吗?”

“算是有一点吧,”陆舟笑了笑,继续说,“就在刚才,我收到了我以前的导师,德利涅教授的邮件,他向我传到了国际数学家联盟那边的请求。简而言之,他希望我能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对论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时间大概在一个星期之后,地点就在这所大学。”

“你可以将问题带到报告会上,而到了那时,我会解答你的全部困惑。”

第1117章 我将在这里证明

金陵大学门口。

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还有那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头发花白的老人忽然发出了一声感慨。

“变化真大。”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

正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水木大学邱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的创办者——邱成桐老先生。

至于站在他旁边的这位,则是华国科学院的向华南院士。

虽然同样不常来这里,但因为经常在国内的缘故,对于金陵大学的事情,他还是经常能听说到的。

听到了邱老先生的这个声感慨,站在旁边的他笑着说道。

“这里的变化是挺大的,五年前他们还在和震旦争前五,和东南抢正统,现在已经隐隐站在国内顶尖的位置上了。说起这个,还是多亏了陆院士,我和震旦大学的老朋友每每聊到这件事儿,他都是一脸的羡慕,抱怨他们震旦咋就没出个这样的人才。”

“尤其是这几年金陵大学正在搞教育改革,在陆院士的支持下,各方面都还算成功。尤其是他从普林斯顿刚回来时弄的那个针对本科阶段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计划,现在已经成了全国高校教育改革试点的榜样,在不少985院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说以后还打算推广全国。”

听到向院士的这番话,邱老先生笑了笑,语气感慨地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