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驭民”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173 字 2022-11-27

后来,黄道婆又利用琼州黎人使用的脚踏车原理,发明了手摇脚踏式轧棉机,将轧棉变成批量化、省时省力的流程,使得籽棉分离效率较擀籽法又提升三倍以上,比美国人惠特尼发明的第一台轧棉机足足提前了500年。

因而,面对国内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几家机械制造厂生产了无数的手摇脚踏式轧棉机,售卖与众多的纺纱场和民间个体家庭,用于脱籽净棉,为纺纱提供充足的皮棉原料。

但是,这种轧棉机相较于纺纱机的生产效率而言,还是太低下了,即使依靠纺纱场周边众多的妇女儿童在家中兼职处理轧棉工作,也无法满足纱场的日常消耗,极大的影响了后续棉纺产业链条的正常运行。

涂福有是黑山机械厂的一名高级工匠,十年前从大明佛山移民至汉洲本土,因为曾有在铁器厂做工的经验,便被作为铁匠,分配到了黑山机械制造工厂。

在汉洲,他从学徒工做起,一步步从初级工匠,升至高级工匠,也见证了齐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历程。各种车床、镗床、铣床……,从水力驱动,到蒸汽机驱动,效率也从数倍到十数倍的提升,无数的机械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工厂里制造出来,然后使用重型马车,通过轨道,输送至港口,最后装船运往汉洲各地和海外市场。

当然,作为机械制造工厂,他们的主要产品就是一台台能用于加工各种原材料的生产机器。而手摇脚踏式轧棉机,就是他们其中生产加工的一类比较重要机械。

身为工厂里的高级工匠,涂福有在五年前便试图对目前生产制造的轧棉机进行改进,以提升其作业效率。但那个时候,黑山几乎所有的机械制造工厂,都将精力投注于蒸汽机车的研制和改进方面。

待两年前,“先驱”系列蒸汽机车逐步定型并开始投入使用后,涂福有便将目光转向轧棉机的研究和改进。

到去年6月中旬,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装,一台新式的轧棉机终于被制造了出来。他的设计,构造比较简单,但构思精巧。机器主体为一个大圆筒,筒壁安装有大量钉齿。在大圆筒旋转时,钉齿强行将棉绒从棉籽上撕扯下,并运用离心力把棉籽滤除,而将棉花纤维抛出。

采用这台新型轧棉机,一个普通劳动力一天分离的棉花比以前一个月都多。若是使用水力或蒸汽驱动的话,每天可清理五百公斤籽棉,效率提升十倍以上。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台轧棉机操作极为简便,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而且比手摇脚踏式轧棉机摘得更干净。

黑山机械制造工厂的大掌柜当即授权涂福有主持这种新式轧棉机的生产,并积极地为这项发明向工业研究院申请毕懋康奖。

想到每年申请的各类科技发明种类繁多,自己只是对原有的手摇脚踏式轧棉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和提升,涂福有并不认为会有机会获得毕懋康奖。他对工厂奖励给他的五十块汉洲银元,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

然而,到了今年的二月初,意外的惊喜却砸到了他的头上。经过数月的评定,涂福有发明和改进的滚筒式轧棉机竟然获得了毕懋康奖,而且在3月15号这天,王太子更将会亲自在黑山工业研究院对他进行颁奖和表彰。

涂福有闻知此事后,顿时激动德晕了过去。

天可怜见!我等匠人,何曾得到过如此高的礼遇!

昔日,在大明地界,不过是一个卑贱的匠户,世世代代永无出头之日,却不料,移民到齐国后,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成家立业。在百工器物上只是进行了一番改进,便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还会受到王太子的亲自颁奖和表彰。

这莫不是我老涂家祖坟冒青烟了?!

这齐国,如此厚待子民,如何不让人万般拥戴,如何不让天下有识之士心之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