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增加新的军训项目

朱棣将一面小小的日月旗插在永平寨后山位置,道:“永平寨易守难攻,张辅安排军士登山奇

袭,在这里损失了近三十军士,虽是不多,却可看出问题所在。首先,军士攀山经验不足,路线出现问题,导致一些军士上去之后,发现无处落脚,无法攀登,慌乱之下坠崖……”

“其次,体力不支,张辅的军报中也有提及这一点,可作为军士,体力不支说明素日训练还存在问题,既然别的军士能攀上去,为何还会有人体力不支而死?再者,绳索铁钩准备不足,绳索、铁钩、铁爪断裂,导致后面登山军士牺牲不少!”

朱允炆眉头一抬,看向宋晟与徐辉祖,看来五军都督府与朱棣一样,都将问题归咎到了细处。

事实上,朱棣与徐辉祖等人并没有那么多心思,作为武将,他们对于广西战事的反思就一点:

哪里死了兵,哪里就有问题。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虽说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时候,但如果做得更好一些,有些人可能并不会死。

朱棣对于夹击虎山岭援军的战事给出了批评:“既是夹击之战,又占据两山便利,就没有必要太早下山剿杀,而是应该借助弓弩、火铳、石头,以远程彻底消灭敌人,之后再下山收拾残局,补上几刀……”

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就连茹瑺、铁铉、杨荣也明白了要找什么问题,在后续的那捏之战、镇南关之战、矮山之战的分析中,各抒己见。

“火器也是一大问题,说来奇怪,安南火器竟优越于我大明,可见在安南国内,定有火器能人。臣认为,应当将缴获的火器运至京师二炮局,安排匠人研制。”

杨荣点出了火器上的不足。

朱允炆深以为然,谁能想到,堂堂大明在火炮上,竟落后于安南?

但这却是血淋漓的事实!

“皇上,臣以为若安排使臣前往安南,可以寻机探访是谁制造了这些火器,若是可以,此人应带至我大明,为我所用。”

茹瑺提议道。

朱允炆赞同了茹瑺的想法,说道:“此事不容忽视,五军都督府安排韩观,早日将缴获火器送至京师,不可迁延。另外,明日朝议选出出使之人,前往安南,命胡氏给大明一个交代!”

“臣领旨。”

徐辉祖答应道。

朱允炆回到桌案旁,看着茹瑺、徐辉祖等人,道:“总结广西战事并非目的,目的在于改进。我大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山多水多,又多有乱相,朕认为,应在军士整训中加入攀爬、山林作战,武装泅渡事项!”

“大明的敌人,绝不只是平原上的鞑靼与瓦剌,还有山里的乱民,山外山的安南,河海之中的贼寇!大明强军,兴建新军,应能击败任何来犯之敌!无论他们是在草原,还是在沙漠,山里,水里还是海里!”

“着令兵仗局,研制新的武器装备,攀山绳索,登山铁钩,亦或是适合山间作战的衣物、器具等,都应做到万无一失!至于新型火铳、火炮,朕会亲自督促二炮局!诸位还有其他意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