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满城朱旗飘扬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70 字 2022-11-08

为了转移坊内器械、锅炉与材料,大量禁军、太学生与东京市民战死在附近,鲜血染红了方圆数千丈。

仅在粜麦桥,为了阻挡西壁金军东进切断转移之路。仅太学生便战死了三千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太学生群体遭遇重创,几乎被打的溃散,失去全部战力。

而在第一座桥,为了阻止南壁金军北上,东京军民死伤难以计数,尸体堆满了蔡河河道。沿线百姓被金军屠杀者至少上万人。

也正是有这些前赴后继的东京军民相助,禁军才勉强守住了阵线,不然哪怕有火药相助禁军也早就崩溃了。

这一战,为了守住各处交通要道,引导工匠撤退。禁军阵亡了上千人,伤者数倍于此。

哪怕每日都有轮换出城,禁军还是无法抗住如此激烈的战事。有三百多名士卒胆气崩溃,哭喊着溃逃,脱离战线,全被赵桓坚决处死。

禁军实在是低估了战事的惨烈程度,官家许诺的那金山银山不是那么好拿的。如今时间过去不足一半,大量士卒就感觉自己身心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随时可能崩溃。

隆隆响起的马蹄声,令守在第一座桥前的张叔夜心力憔悴。

这位大宋枢相,已经有两天三夜未曾合过眼了,一直坐镇在御前军器所附近,统筹全局。

搬运撤离的队伍,经常会发生阻塞,需要官员前去疏导,否则每阻塞一刻钟,就是浪费无数军民的流血与牺牲。

至于为什么不派其他官员来负责此事?

那未免也太高估大宋士大夫的骨气了。没有高官敢不避矢石,冒着随时可能被金军处死的危险出城主持事宜。

哪怕官家亲自下诏,这些官员们也不肯出城。被逼急了,便直接辞官。这几乎成了官家手中清理冗官的一道王牌,三天时间,包括尚书左丞冯澥在内,已经有三十多位大臣被迫请辞。

除了统筹全局,张叔夜手中还有一支两百人的皇城司部队,作为全军预备队,到处救火。

无论是粜麦桥、还是第一座桥的战事一旦遭遇紧急,皇城司都要在关键时刻顶上。

禁军的火器都在这支部队手上,血战三日,皇城司已经扔出了上千个霹雳火球。

也因此减员近百人。因为火药作的工人,完全掌控不好引线燃烧时间,有的太长,有的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