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税赋改革的准备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81 字 2022-11-08

秦桧立即回道:“难以计数。臣昨夜还抄没了故尚书左丞张邦昌,故资政殿学士冯澥等二十余位大臣府宅,人口还在统计当中,但内城户籍至少能增加两万人。”

赵桓便看向神武右军都指挥使岳飞,说道:“在我大宋,贫民、客户一类没有田地者,无需上田税,但却需要服徭役、缴纳赋税。朕改募兵为征兵后,不给士卒发军饷,难免会有人担忧如何维持生计,所以征兵愈发困难。朕打算为士卒取消一切家庭赋税,以增加征兵数量。”

赋税,也就是人头税。

一人参军,全家减免所有人头税。

可以看作是“永不加赋”、“摊丁入亩”,也可以看作是赵桓又亲手培养了一个如士大夫一般“昙花一现的特权阶层”。

在历代中原,士大夫都是不纳税、不服役的。

王安石推动募役法,极为先进,使神宗朝国库足以支撑二十年用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所有特权阶层都要缴纳服役钱。

这触犯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所以被士大夫疯狂反扑。

有了前车之鉴,赵桓便不打算再去与士大夫们硬刚。既然触犯士大夫特权会反弹,那就把士大夫的特权推广开,将免纳丁税(人头税)的特权分批次,逐渐分给普通人,那所谓的特权就不再是什么特权了。

岳飞闻言,欣喜不已,说道:“若是如此,内城应征者,必然如过江之鲫。尤其那些城中客户,他们本就无需缴纳田税,参军之后,其家室也无需纳赋,这些人势必争抢着前来投戎报国。”

岳飞是个军人,他只关心如何使军队强盛,如何打赢战事。

至于朝廷斗争,国家赋税他绝不会去过问。

秦桧作为御史中丞,有匡扶人君,献纳得失,谏诤纠弊的职权,虽然此前因为赵桓的杀意一直不敢与赵桓立乎殿宇之间争是非,但如今也不得不开口。

小心翼翼的劝谏道:“臣倒是不惧士大夫物议,只是这么多人免纳赋税,国家财政是否会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