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御驾亲征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34 字 2022-11-08

给陈东佩戴了帝都勋章后,赵桓却没有按惯例拿起锦盒中的官印,而是郑重的向陈东说道:“卿军功卓著,按朝廷律例,卿会荣升为一方重将。但朕在卿等太学生身上见到了顾盼英姿,风云意气。这份忠义热血,昂扬自信不应该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长河。”

“朕闻少年强,则国强。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朕希望你能担任太学司业, 位比太上政和年间。为朕,为国家,承师问道,以养天下之士。使太学生今日热血忠义能一代代传给大宋年轻士人。”

位比徽宗政和年间,这是一份极高的待遇。徽宗年间,国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所以东京才会有数以万计的太学生。

这份以学校为基础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非不先进,只是他的选拔、考核机制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所以才无法有效运行。

赵桓早已受够了科举选拔的士大夫腐朽落后,所以打算趁此进一步大兴学校,并将已经废除多年的科举彻底终结,将士大夫阶层扫入历史的尘埃。在学校年轻人中选拔任命一批批意气飞扬的基层官员,让他们给国家注入新鲜的血液。

陈东立即拱手说道:“只要能为陛下效劳,臣愿鞠躬尽瘁。”

谷俇

给数十名东京军民封赏之后,终于到了最后,给靖康最大的功臣岳飞封赏。

本来按朝廷规划的流程,给岳飞这位最大的功臣授勋,应该排在首位。

但岳飞坚定的支持赵桓的想法,授勋大典不仅仅是为了奖励武将功勋,更是为了提振军心士气,使家国天下感受军队荣誉。

让全军荣誉位在个人之前,意义重大。

所以岳飞毫不在意个人荣辱,选择在全军之后接受官家的激励。

观礼的所有人都以尊崇的目光望向授勋台,有些人哪怕平静的站在那里,也是光彩照人,气冲斗牛。

台上只剩下了赵桓和岳飞,赵桓英姿笔挺。而岳飞则阳刚坚毅,一身戎装加身,军人的正直、坚韧、弘毅、忠诚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就是大宋所有军人的楷模,是支撑起大宋脊梁的柱石。

是赵桓能意气奋发,睥睨四方,君临天下最强力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