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07 字 2022-11-08

首先就是叛军人心不齐。高层士大夫意欲叛国,但基层将校却没有这份打算。

毕竟他们家人、亲属都还在大宋朝廷治下。尤其朝廷颁布了诏令,只诛首恶,将士归义,既往不咎。

更何况朝廷对武臣的待遇明显更好,不仅有免赋待遇,还地位更高,不受鄙夷。

将士们不论为忠义还是为物质,那都是用脚投票。

这导致基层将校战意低迷,甚至大量将校带着军队出城后就直接拨乱反正,重归朝廷。

其次就是,南京并没有形成绝对威望。

包括赵构,都指挥不动一些将领。

哪怕他亲自让一些部队前去驰援,那些将领也置若罔闻。倒也不是这些高层将领对赵构有什么怨言,士大夫们既然选择拥护赵构为君,是真心实意想另立新君。哪怕不推翻大宋,也要换一位新君。

谷练

可是问题是,基层将领都是朝廷任命的。他们这些高层将领之所以能统帅军队, 那是大宋或者说就是官家赵桓将军队交给他们指挥。而不是他们真的能公器私用, 将大宋军队变成他们的私军。他们距离军阀,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现在让他们带着这些将士去反抗朝廷,他们怕刚走出南京就被部下砍掉首级送给官家请功。他们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实在是朝廷平叛太为果决,毫不在意南京十几万大军的虚实,中枢仅一万神武右军便敢直接挥师南下。打得南京措手不及,连人心都没来得及拉拢。

这导致战场主动权一直握在王师手中。南京名义上的十余万叛军,并没有发挥出人多势众的优势。

每处战场,王贵都能以强击弱,轻松击溃敌军,然后肆意追杀。

出兵以来,王贵甚至做到过一战击溃叛军号称二十个指挥的万人大军,而损伤只有一名伤兵,还是骑兵在追杀时动作太大,不慎跌落马下。

战事已经这种形势了,赵桓只能笑着起身,说道:“那走吧,主力继续向南京开拔,朕去会会朕的这位九弟。”

官家要亲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