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东西方文明发展速度进一步拉大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322 字 2022-11-08

可是火枪方阵不同,硝烟全部弥漫在自己所在的方阵中,以至于工匠们都被白色的浓烟所缭绕,不见其形。

沈耽立即解释道:“发射正常。这烟雾只是火药全部点燃时的正常现象。”

吴革这才稍稍放心,感慨道:“今日方知火药居然还能这般用。这不是等同于火药全部在自己手里爆炸,然后将铅子激射出去杀伤敌人?”

“理论上讲,大概就是这般。”

赵桓看着远方重新装填的工匠们,由衷的感慨道:“这才是军器之威啊,只二十人列队射击,就声震天地,所向披靡。”

“如有两千人、两万人当是如何壮景?”

随着赵桓的话语,所有人都不禁畅想。

若宋军大量装备火枪,该是怎样的状态。

恐怕两军对垒,宋军只要一轮齐射,响如雷鸣、火光四射、铅子如电以,及瞬间倒下的一排排敌军士兵,就能直接打崩对手前排方阵的士气。

尤其在开枪的瞬间,那连绵一片的响声,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战场统治力。

岳飞问道:“只是这么多火药在手中爆炸,会不会有危险?”

沈耽详细介绍道:“每柄火枪上都有铭刻的工匠名字,如果火枪爆炸,其工匠立斩!”

赵桓眉头一簇,说道:“谁定的规矩?斩,斩,斩!当我大宋是暴秦吗?”

“现在哪个工匠能保证他打磨的火枪不出任何问题?只要出问题就斩,你们御前军器所的工匠一年后能够留下多少?”

沈耽气势一滞,小声说道:“此乃先贤法度……”

“朕不管什么祖宗法度,不法度的。百姓作工匠,也是希望为朝廷尽心效力,没有人想一开始就把火枪作炸裂。但技术所限,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每一把火枪都不存在一点隐患。”

“士民为国效力,结果毫不知情就被斩首,你是这百姓,你冤不冤?怀不怀怨恨?”

“遇事不想着如何解决,就想着如何严刑酷法,这是暴政、殆政。”

“朕希望你们不要闭门造车,多把工匠集结起来,探讨怎么提升工艺,怎么改善水平。而不是一出错了就把责任全推到底层一名工匠身上。”

“你杀了这名工匠,其他工匠就能保证制作的火枪毫无疏漏?”

沈耽被赵桓训斥的满头大汗,连忙拱手应命:“臣一定尽心竭力,协调工匠与学者认真改进工艺,极力降低瑕疵。”

赵桓这才神态放缓,炸膛这种事,不要说现在,就算后世二战后大机器生产都不可避免。

指望杀一个工匠,技术水准就突飞猛进,炸膛率骤然降低,那是异想天开。

赵桓吩咐道:“我朝士、医、工、商、将、官都有等级制度。御前军器所,多用品秩奖励工匠,有功即赏,朕相信以诸夏之勤劳才智,必能极大改善火枪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