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种植园经济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03 字 2022-11-08

“如卿所言,开发夷州,这是最难的两点。但解决这一切的关键却都在苏州。”

“在苏州?”胡铨诧异不已。

“朕可以跟卿直言,朝廷不会兴师动众地向夷州移民。当地人口增加,只会增加粮食消耗。如果要官府来开发,前期地投入会十分庞大。”

“但如果由豪商、士大夫来开发,他们则会精打细算。士大夫们不是最爱兼并土地吗?这正是他们地机会。”

“如果论富庶,天下豪商、富户无人能与苏州相比。只要苏州地豪商愿意去夷州,他们可以占据大片土地,大范围、规模化经营。农业效率将远高于自耕农的精耕细作。”

这一点是大宋的特色。

大宋从立国以来,就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所以相较于任何其他王朝,大宋的豪族都更擅长大规模经营农业。

这也是最像殖民经济的一种模式。

少量富族拥有大片广袤平坦的土地,他们提供最专业的农耕工具,耕田骡马、耕牛,精打细算,雇佣最少的客户,实现最大的效益。

这对普通百姓而言相对残酷,但同时农业生产率却也的到了极大的提高。

甚至不用赵桓指点他们怎么去发展庄园经济,只要他们把这一套传统照搬到夷州,就能实现对夷州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他们占据土地,然后雇佣夷州土著进行耕作,甚至不需要中原移民过去,就能将中央山脉以西的土地迅速开垦出来。

因为是庄园经济,每一户豪族都会给生产配上足够的耕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比如说秧马,就是时下非常先进的一种农耕插秧器械。

大宋最顶级的大文豪苏轼为其作《秧马歌序》,盛赞这种先进的农耕手段。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仅通过诗词就可见这种秧马极大的代替了百姓的劳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先进的农耕工具,普通小民之家只有不到十亩耕地肯定是用不上的。只有大豪族、大士大夫家族,田连阡陌,才会大力普及这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