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征调藩国学者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82 字 2022-11-08

建业八年(1137年)三月,南巡的御营回到了大宋帝都东京。

但临近东京的一幕,极大震撼了赵桓这个从南方回来的皇帝。

如果说苏州是古色古香的南方经济中心,那东京已然彻底脱离了封建小农经济的面貌,成为大宋工业化的城市集群。

人力在东京城外修建了一座座高山,用以安置水塔,给地处平原的东京城供水。

开封一直有人造山,从建国开始大宋就在这片平原上修建了万岁山、煤山等山峰,规模宏大,形态逼真,可谓登峰造极,全国都无人能及。

这些山岭通常都高七十米左右,而如今新修建的永年山、圣君山、道君山等都已高过百米,上面不仅有水塔、水渠、湖泊,还直接驻扎了军队。

既是为了保护水源,又是为了占据战略高地,进行军事防卫。

因为现在的东京城在城内已经无法防守了!

赵桓御驾返回,没有进城,特意来到了山上,视察着如今东京城的风貌。

从山上向下望去,山雾消散,赵桓可以远眺远方的东京。

平原上占地巨大的城市极为广阔,看起来极为壮观,城墙已经无法约束城市的发展,城墙外阁楼密布,建筑绵延,密密麻麻的工坊、商铺、住房已经扩散到了城市外极大的面积,而且在城市边界还在继续兴建新的房屋,扩张之势依旧强劲。

城里高楼寥寥,依稀可以看见正中心的皇宫与雄伟的城墙。

在自古以来,城墙外的这些商铺、草市都被统称为市。

只是在大宋首都,这个市的规模已经庞大到了蔓延至天际线,哪怕站在高山上都无法看尽边界。

东京的城与市,已经完全结合,变成了后世城市的模样!

前来迎驾的队伍里有负责东京城市建设的苏黛,这位大宋墨家与公输家的教授,是大宋名副其实的工程学教授。

如今的苏黛刚刚二十出头,充满了知性美感,温婉而有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