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种粮回归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84 字 2022-11-08

花生米、盐水花生、炸花生、老醋花生那都是酒桌上最普遍的下酒菜。

而花生油更是大部分家庭都有的厨房用品。

后世五谷不分的学生可能把韭菜和小麦弄混,但不会有人把花生还认错的。

有了这种植物,大宋的食用油产出将会显着提升一大截。

赵桓对一旁的苏黛吩咐道:“把这种植物记下来,重点培育。”

没有人清楚天子这个决断究竟有什么背后原因,但当今天子权威无人敢质疑,苏黛立即铭记于心。

同时一旁的农学院教授已经带着学子小心仔细地将所有花生收了起来,这些花生种子大概有三十多斤,认真培育下来,至少能种出两三亩良田。

这可是天子亲自交代地任务,更是可能亲自到田里视察,没有任何人敢疏忽大意。

在种粮区转了不久,赵桓就又发现了一个高价值种子,玉米。

玉米穗捆成了一串,金黄色地米粒满满登登。

孙琳激动地向赵桓介绍道:“官家,这就是我们在新大陆最大的发现,臣亲眼所见,在当地,这种作物高达近丈,一次收获亩产不下十石。”

大宋的一石合九十二点五宋斤。

十石也就是九百多斤。

赵桓认为这个数字他是说低了,正常一亩地的玉米怎么也有一千六七百斤。

就算没有化肥,这个数字也不应该腰斩。

可是其他学子士大夫已经一片哗然。

有农学院的教授出言呵斥道:“荒唐!荒唐!何其荒唐?官家,切不可被这种妖言所迷惑。”

“我大宋虽然有亩产高达八石的水稻,但那是占城稻,一年四熟,所以才高达八石。平均下来,一次收获,一亩也就两石上下。这与北方数据是相似的。”

“若一次收获就能有不下十石,岂不是已经超过当下作物五倍?”

“臣研究农业要理已经数十年,各种作物都有所了解,以水果而言,亩产十石以上不难。但若说这是谷物种粮,还能达到十石,臣以为古所未有。”

“这定是商人为了寻名利,所夸张之言。”

一旁的腓特烈听完翻译给他翻译的内容,也是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