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铁道系统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45 字 4个月前

唐怡看着火车这简单的造型,问道:“就是这个东西每次冒出浓烟,咣当作响?”

她是非常难以接受,大宋投入几十亿贯钱,仅是她审核过的皇室拨款就有十多亿贯,太学院几万名学者,天下几十万工匠,上百万军民,群策群力就研究出这么一个牛车的翻版。

如果所谓的火车就是这种东西,那大宋这么多年持之以恒的投入,可以给全国设置多少牛车了?

苏黛走到火车旁,说道:“尚宫可不要小瞧它。它可以拉动三十节车厢,载客四百五十人,并拉动货物两千石(约90多吨,不到一百吨),以每个时辰两百里的速度行进。”

“每个时辰两百里?”赵桓对这个数字非常敏感。

也就是时速五十公里,这个速度开过车的都清楚,那基本上是在龟速爬行了。

战马如果极速奔袭也不止这个速度。

但战马最多跑几个时辰,而火车却能连续不停的跑上一天一夜。

十二个时辰能够跑出两千多里,从东京跑到了西京。

而且可以承载接近一百吨的货物,这个数量级已经能瞬间改变前线补给的状况了。

赵桓走向前,敲了敲金属质地的车轮,这个前车轮基本上也跟马车车轮差不多大,但后轮则比较小,大概只有磨盘大小。

看着这个结构,赵桓也相信,只要蒸汽机烧起来,给点动力,它就能跑起来。

它实在是太简单了,回归力学本质。没有任何太复杂的原理。

赵桓问道:“现在这火车无法量产的原因是什么?”

苏黛回道:“我们实在是低估了量产统一规格的难度和火车持续运转的损耗。”

“飞艇能够上天,是因为每一艘飞艇基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很多材料手搓就足够用。其数量有限,对冶金材质要求不高。”

“但火车不同。要大规模运用,必须统一采购材料。而官家不要小瞧这个火车头,其中内部零件有上千个。”

“而且铁轨需要上万里。这些每一种都要求尺寸相同,质地统一。根本不是手工打磨可以通用的。只有研究起来,才清楚生产这种火车的真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