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百业俱兴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33 字 4个月前

保守估计在这座城市里有牛、马上百万匹,如果再加上商队的车马,军队的战马,这座城市里每日流动的牛马就有上百万匹。

苏黛叹了气说道:“感觉东京城年复一年的拥堵。今年我已经因为堵车去太学院点卯迟到了三四次。”

赵桓笑了笑,说道:“开封府显然还没适应民间有这么多车马的情况,等他们做出政策调整,情况就会改善多了。”

随后赵桓笑着说道:“这时候更需要你们太学院尽早进行技术革新,在城内设置摇铃蒸汽列车。不需要有多快的速度,哪怕一刻钟仅能行进五六里,也能大幅减少拥堵。”

蒸汽朋克的风格,赵桓已经等了太久了。

他无比期待在大宋能出现摇铃蒸汽观光车和马车同时并行的一幕。

一辆蒸汽列车在城际轨道上至少能载客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每刻钟发行一辆,一天可以载客十余万人,将大幅改善城市的拥堵情况。

苏黛开心的说道:“那我一定要修一条从皇宫到太学院的轨道列车,这样早晨起床我坐上车就能直达太学院了,再也跟牛车、马车挤在一起。”

“修,修!”赵桓笑着说道:“太学院教授经常要进宫给各部衙门作顾问,宫内的官员也经常去太学听讲,的确是需要这么一趟列车。”

其实人都是喜欢便利的。

有了这么便利的车辆,尤其是造福给那些能够直接影响朝廷国策的官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列车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他们会更大方的投入资金,改进火车技术。

闲聊了一会儿,赵桓就把话题转到了今日的主角身上,问道:“范思忠如今在哪供职?”

苏黛说道:“他如今闲云野鹤一名,好不惬意。”

“闲云野鹤?”赵桓惊讶问道:“他没有出仕?”

赵桓记得他父亲很早之前就是一路的提点刑狱公事,这可是地方三司之一的最高主官,绝对意义上的封疆大吏。主官着数百万人的司法刑狱。

有这么高的起点,范思忠理论上若是出仕会一帆风顺,不断有贵人提拔,步步高升。

范文正公的后人,这可是官宦世家。在赵桓印象中,他出仕才是最合情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