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过洋牵星图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133 字 4个月前

太学院要推进的这场环球航行,自然是拿出了非常完整的方案。

而且是天文学院跟地理学院一家一个。

天文学的教授向赵桓讲解道:“我们打算按日月星辰的指引,向东而行,先跨越茫茫东海到扶桑,看一看日出之处的东方是否有日出。然后沿洋流东去,一直到东山大陆,再跨越东山大陆继续向东,看一看一直向东能否回到大宋。”

赵桓点了点头,天文航海学一直是一个重要学科。

这方面太学一直非常注重投入和研究,太学新编的《武备志》里,收录的《过洋牵星图》记有南北、东西星体在水天线上若干指(角度单位)的数据,用以估计船位。

这是大宋千千万万船只航海经验留下的瑰宝。

基本上当世,除了大宋的太学院能拿出这种全球性的资料。其他国家根本就对海上星图一无所知。

大宋海上马车夫的称号,那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后世经常说,超级大国把卫星导航系统关了,小国连大国在哪都找不到。

当下也是差不多,对很多小国而言,大宋如果不去上门跟他做生意,他连自己的方位在哪里,该往哪个方向航行朝贡可能都找不到。

如果两艘船只都在海上遭遇风雨,偏离了航向。

那大宋的船只就能通过《过洋牵星图》大概推算出自己现在究竟在大洋的哪个位置上,该朝哪个方向航行可以回到商路繁华的主道上。

而其他国家的船只,则只能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船长只能赌一个方向,拼一拼运气。

运气好可以重回航线,运气不好,就是带着所有人奔向茫茫大洋深处,注定葬身海底。

他这个方向选择也很有意思,既然东方是日出之地,我一直奔向太阳,最后却回到了大宋,效果拉满。

所以赵桓问道:“你们打算派多少人?”

天文系得教授们立即回道:“我们打算派遣十艘军舰,三十艘补给舰,总计四千六百人,包括军队两千人,学者、工匠、医官等六百人,还有两千名最具航海经验得水手。”

“携带各类物资十万石,直接横渡最广阔的东海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