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朝论证(下)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1430 字 2022-08-29

年纪大了遭受不住。

裴矩深吸口气,拱手道:“王上,礼部确有不查官员品性之过,臣知错。”

卢怀慎:“???”

这和他猜想的不一样啊,裴矩居然怂了?

王鸿亦是诧异的看着裴矩。

这不对吧,都不辩解的?

群臣对裴矩的表现也有些意外,不少人还在想,是不是刚刚那个御史上官狄带来的冲击力太大,让裴矩也不敢随意推卸责任?

姜承枭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裴矩,旋即缓缓道:“此番官吏强买粮食一案,如卢爱卿所说,并非是一司一衙的失察。诸公高居庙堂,底下的事情多有疏忽,这也是朝廷的疏漏之处。”

“此番礼部虽有过错,但是主要责任并不在礼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官吏在中正选士之时或许还是一腔热血,但是下放地方之后,难免我行我素,独断专行,与朝廷的政策背道而驰,欺压良善百姓。”

“裴公既已认错,罚俸一年。”

姜承枭轻飘飘的揭了过去。

不少大臣看向卢怀慎为首的御史们,想看看他们接下来会不会搞事情。

不过这次让他们失望了,因为卢怀慎没说话,小疯狗上官狄也皱着眉不说话。

御史们倒也是想给裴矩找麻烦,可问题是昭王解释的很清楚,‘人总是会变得’,你不能要求礼部整天跟着底层官吏调查,那不现实,也不合乎制度。

正如说的那样,礼部可不负责稽查官吏。

“谢王上。”裴矩一拱手,接着道:“此番涉案官吏多有裴氏子弟或姻亲之人,臣亦有管教族中子弟不足之过。故,臣请王上责罚。”

卢怀慎眯了眯眼,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老狐狸一定是私下里在昭王那里请过罪了,否则断不会如此大胆的以退为进。

要知道,刚刚王上可是撤掉了郑善愿的尚书之职。

姜承枭感慨道:“裴公深明大义,果真我朝柱石也!”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番并州强买粮食的后续事宜,就有劳裴公亲自处理,希望裴公要秉公而行,还百姓所欠粮食,良田,妥善安抚。”

“臣遵旨!”裴矩躬身一礼。

到这里,王鸿哪里还能不明白,裴矩绝对和昭王达成了某种协定,不然昭王岂会亲自下场为他脱罪。

那一番说辞,昭王若是没有提前准备,他们岂能这般一唱一和!

他有种深深被人背叛的感觉。

裴矩拢了拢衣袖,心中松了口气。他原本是不紧张的,但是郑善愿的事情发生之后,他忽然紧张了,御史衙门出了个愣头青,这很有可能会打乱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