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科举之策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1381 字 2022-08-29

刑部尚书韦施笕从前在朝中不说话,走低调路线,那是因为关中没有被收复,而且郑、王、裴三家势大。但是现在不同了,关中收复,大量的关中系士子必须要在北晋谋求职位,否则他会失去支持,更会让关中系被排斥。

加上王鸿退出朝堂,裴矩和郑善愿遭重,韦施笕自己又得到了关中系的支持和关中贵族的示好,他必须要挑起关中系在中枢的大梁,为关中系士子谋求福利。

裴矩没怎么说话,但是他有小伙伴工部尚书薛挺。俩人都是河东世家,往大了说属于并州系,在并州系势微的情况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一起。

此前薛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资格在紫微殿说话,毕竟裴矩、王鸿这俩人资格都比他老。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也要为并州的士子谋求一点东西,否则并州士族对他会不满的。

裴矩就更简单了,纵使他现在知道并州系风评不好,可是不争取,将来可就不好办了。

吏部尚书虞世南也是同样的心思,江南虽然现在还未被收复,但是有些基础他是一定要打牢的,增强江南系在朝中的力量是必须。

相对较为平静的就是兵部尚书尉迟迥了,他大部分时间在紫微殿都属于打酱油的角色。一来他身后没什么世家,二来他是王上的人,王上怎么说,他自然就怎么做了。

在各自都有自己的小打算情况下,紫微殿内,唾沫星子开始肆无忌惮的飞舞。

可是,谁又能说服谁呢?

韦施笕冒头,郑善愿和薛挺、裴矩就立马反驳。虞世南说话,韦施笕就反驳,郑善愿请缨,其他人就反驳。

总得而言,各系都希望这次的大中正官能握在自己手中,加上各系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没有调和的可能。

想想上一次中正选士河北系的惨状,各系的领头羊都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次的大中正官拿下。

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那是不现实的,只有自己掌握才能安心。

吵了半个时辰,内史侍郎王晖手腕都因为记录的关系而酸痛,还没有吵出结果。

吵来吵去,谁也不服谁,所以,最终决定权不出意外的落在了姜承枭手中。

“诸位爱卿,先喝口茶水吧。”姜承枭道。

六部尚书抿了抿干涩的嘴唇,纷纷从命补充水分。

这时候,姜承枭道:“上一次中正选士,因部分人的妄为,导致了河北士子游行,大损朝廷颜面。孤在这里问问诸位,你们哪一位敢向孤保证,担任大中正官后能做到秉公而行?”

闻言,六位尚书沉默。

秉公而行能做到吗?

答案是否定的,僧多肉少,不管怎么分,肯定有人吃亏。有人吃亏,那就意味着不公平,谁敢来承担这个责任?

尤其王鸿去职还不久,谁又愿意冒风险去尝试。

万一失败了,那可就是群狼围攻,不死也脱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