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焦炭和燧发枪

李学境一边听秦川描述,一边用炭笔在纸上不停写写画画。

秦川讲完后,他又定定望着那些乱七八糟的画,久久不出声。

秦川没打扰他,只把王继宗叫来,把所有工匠名单列出来,再列出一些脑瓜子灵活些的,机灵好学的名单,开始给陈詹、李学境和赵满财调配人手。

这些项目比修水利还重要,不论是正在挖水库的,还是正在操练的关帝军,只要上了名单,都必须立马向各自统领报道。

当然,这些人的待遇也同时提高了,月钱都加了三到五成不等。

秦川没把孟家庄的人手调给严三七,因为他的地盘在黑山。

这段时间收留的饥民,大部分都派去了矿场,现在那里有一千七百多人手,两个高炉日夜开工,生铁产量从三四千斤提高到了一万两千斤左右,翻了足足三倍。

严三七的任务就是利用焦炭改进炼铁技术,秦川相当于把黑山矿场交给他管理了,那里的任何人他都可以抽调,两座高炉也可以随时调用,优先权比陈詹还高。

于是,严三七当天就去了黑山矿场,陪他去的是宋知庭,这两位都是矿场的高管。

严三七管的是技术和生产,宋知庭则掌握行政和财务大权。

赵满财为了给新东家留个好印象,当天下午就带着一伙砖瓦匠去了秦川划给他的地盘,开始盖火药厂。

秦川当天就让人开建集体拉尿产硝的茅厕,并派人去太原、汾阳等地买硝石,有多少要多少,反正他有的是银子。

陈詹和李学境则在各自的火器厂里指导匠人修建各种设施,陈詹甚至已经等不及了,当天就借用铁匠铺的炉子和黄泥,准备做模浇铸空心铁模具。???

秦川也一刻都不得闲,跟陈詹一道画图纸,捏黄泥,一直忙到深夜。

娄烦和静乐两地的乡民也忙了一天,前者从早到晚在山上挖水库,后者在镇子旁边搭建临时住房。

从明天开始,静乐的一千乡民也得上山挖水库了。

秦川能预见,等到明年开春,娄烦镇会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