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暗流中的杀机

苏泰自然听说过秦川这个名头,也知道这个秦川凭着犀利的火器在西北一带搅风搅雨,不仅跟后金作对,还跟大明撕破了脸皮,在山西西北部割据一方。

苏泰不明白的是,这么一个山贼起家的小人物,哪来的底气同时跟后金和大明作对,甚至想入主大草原。

这一战,正好可以验证此人到底有几斤几两,看看他的火器到底犀利到什么程度。

开阔地作战,并没有多少战术可言,靠的就是士气、纪律性、装备精良程度,还有一个“勇”字。

关帝军训练有素,不久前又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拥有威力和射程都远胜于后金军队的火器,而且人人披甲,虽兵力处于劣势但装备精良。

相比之下,建奴的优势就只有军队数量和单兵作战能力了。

建奴打了几十年仗,大多经验丰富身手强悍,尤其是身披两层甚至三层盔甲的死兵和巴牙喇,冲阵能力极强,一旦突入敌阵便如猛虎下山般势不可挡。

在苏泰等人的凝视下,两支军队的距离很快便缩短到了关帝军的火炮射程。

异常紧张的气氛中,两支军队阵中的军令声此起彼伏,训练有素的关帝军炮兵迅速架起各式火炮,瞄准了缓缓逼近的建奴,建奴阵中的弓手也纷纷将箭支搭在弦上,为数不多的炮手则飞快地将火炮推到军阵前列。

多尔衮深知关帝军火器的犀利。

他也知道,只有迅速拉近距离,以闪电般的速度和猛虎下山般的气势冲击对方的军阵,才有获胜的希望。

所以,这一战讲究快和猛。

“鸣号,冲阵!”

刚进入关帝军的火炮射程,多尔衮便毫不犹豫地挥手喊道。

“呜……呜呜……”

旁边很快响起了一短一长的号角声。

号声起,后金阵中便迅速响起了大小军官的呼喊,整个军阵突然一阵骚动。

短暂的骚动后,后金军猛地爆发出一阵气势滔天的杀声,前排的披甲死兵迅速顶起盾牌,并加快步伐,列成一线盾墙朝关帝军扑去。

紧随其后的后金的精锐巴牙喇,在推进的过程中迅速组成十数个小队,每队二三十人,紧跟在死兵身后,一双双布满血丝猩红的眼睛狼群似的紧盯着不远处的关帝军。

紧接着是少量炮手和手持各式火铳的火枪手,因后金的火铳射程有限,这些火器只能再往前逼近几十步才会开火。

军阵最后是数量众多的持弓步甲,两翼又有少量精骑掩护。

与以往后金的战术不同的是,这些持弓步甲大多都没有披甲。

杀声惊天之际,密集的弓弦声也随之响起,无数箭支划破天际,带着鬼嚎般刺耳的呼啸声朝关帝军笼罩而去。

后金的步弓大角度仰射的射程丝毫不亚于关帝军的燧发枪,有些制作精良的强弓射程甚至能达两百步以上,当然是在放弃精度且威力大打折扣的情况下。

关帝军早已熟悉了后金的战术,后金的号角声刚响的时候,训练有素的关帝军便在众多军官的号令下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并纷纷举起手中的盾牌。

包铁燕尾盾足以抵挡远距离抛射的轻箭,也足以掩盖住藏在盾牌下的杀机:架好的火炮并没有开火,而是被迅速抬起,并在盾牌的掩护下,在一列列士兵中鱼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