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攻占魏国皇都

陛下求我做太子 景以 2658 字 5个月前

面对这个提议,曹昂是抗拒的。

刚刚做皇帝就丢弃皇都?

但是他又清楚当今的局势,明白司马懿的考虑是正确的。

犹豫再三后,曹昂一咬牙,决定离开,暂时去建州。

很快,旨意就下达。

而旨意一出,皇都内的百姓人心惶惶,这里马上就要成为交战的主战场,如何能不心慌?有条件的达官显贵、世家大族,也开始收拾行囊,迁往建州。

.......

杨霜听到消息后,已经是几天后。

他料到曹昂会逃走,没想到这么快。这对大隋来说是好消息,说明魏国已经没有能力抵御大隋了。

杨霜也没有趁机派兵攻打皇都,因为天气真的太热,行军打仗是煎熬,所以杨霜选择等待。

等了两个月,酷暑降下,有了秋意。

曹昂也逃离了皇都,去了建州,此时的皇都由张辽领兵十五万驻守。

杨霜这才出兵,继续南下。

徐晃也领兵后撤,驻守在皇都西面五十里外的地区,防止大隋兵马绕行到南面。

所以大隋兵马很轻松的兵临皇城。

此时的大隋三路兵马汇合,足足六十万,几乎占据了大隋二分之一的兵力。接下来,就是拿下魏国皇都,只要拿下这里,魏国就彻底成了丧家之犬。

而张辽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准备以死守城。

攻城战正式开始。

大隋使用火药和攻城器械,多方面攻城,但这座皇城可不是润州城可比的,进攻难度之大,超乎了杨霜的所料。

再加上张辽统兵能力出众,带领魏国将士死守,所以一连几日攻城,大隋都没有占到什么优势,并且损失较大,死伤三四万人。

而这个结果让杨霜停止了攻城。

他没想到这个骨头这么难啃!

就在杨霜和史万岁、韩擒虎等人苦恼于如何攻城时,于禁送来了一封信。

此时的于禁很尴尬。

他本是魏皇曹操派来假装投诚,调查火药之秘的,没想到火药之秘没有查到,魏皇曹操已经驾崩了,并且当初负责让他假意投诚的荀彧、郭嘉也都死了。

现在的于禁很尴尬,就算他查到了火药之秘回到魏都,新皇曹昂也不会相信他,反而认为他是奸细,凌迟处死以消心头之恨。

而且,于禁也明白杨霜一直不信任自己,前段时间杨霜偷偷前往魏国皇都,就瞒着于禁。

所以就在于禁左右为难时,他收到了两封信,竟是太尉贾诩的来信。

一封信是给于禁的。

信中,贾诩告诉于禁,魏皇曹操并非病逝,而是被新皇曹昂毒杀。并且还劝于禁,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为陛下报仇,那就必须真心实意的投靠大隋,这样才有机会手刃凶手。并且,贾诩还用一统之大义游说于禁。

于禁本就是武人,不是谋士,他相信贾诩,而且现在自己的处境,只能选择彻底投靠大隋了。毕竟在外人眼中,自己已经是这样的人了。

信的末尾还说,如果于禁想明白了,那就把另外一封信交给杨霜。

杨霜没想到贾诩会给自己来信,他连忙打开来信,看完后面露喜色。

为何?

原来贾诩并没有跟随曹昂去建州,竟然留在皇都。

从一开始,狡猾的贾诩用了连环计,他一直装病,装的病入膏肓,曹昂离京时,还专门去看看他,但是太医说不便长途跋涉,若是赶路恐怕会死在半路,所以曹昂便让他留在了皇都。

贾诩的装病连司马懿都骗过了。

而现在贾诩给杨霜来信,自然是帮杨霜拿下皇都。

皇都易守难攻,那就必须从内部攻破!

杨霜自然想到了这个办法,但是内部攻破很难办到,因为靠近不了张辽,但贾诩可以啊!

再怎么说,贾诩还挂着太尉的职务,靠近张辽太容易。至于如何弄死张辽,贾诩依然决定用火药。

皇都的城门被关,无法把火药运进去,但是贾诩猜测,当初太庙爆炸时,周瑜并没有用完全部火药,应该还有剩余。

的确有剩余,剩的不错,就藏在那个店铺里面。

所以接下来,杨霜让于禁走一趟,亲自潜入皇城,将消息告诉贾诩。

于禁已经被说服,决定投靠大隋,所以面对任务,自然不敢怠慢,趁着夜色,通过暗渠,潜入了皇城,而后去见贾诩。

见到贾诩后,于禁百感交集。

在于禁心目中,贾诩也是为了替曹操报仇,所以选择投靠大隋,因为不这样选择,怎么可能报仇?

连贾诩都这样选择了,于禁也不觉得内疚。

贾诩通过于禁,知道了火药藏匿的店铺,然后派人将火药运到了太尉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