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页

听说,依靠漕运衙门吸血的某些权贵,为此痛不欲生,把甄应嘉这个带头搞海运的家伙,恨到了骨子里。

至于始作俑者当今,他们是没胆子对抗的,只能找个软柿子发泄发泄……

估摸着,这也是甄应嘉自觉安全没有保障,想要跑路的主要原因,他根本就不敢确信当今会不会推他出来,当做安抚某些权贵的替罪羊?

闲话不提,此时官船甲板上,林如海和贾琮这对翁婿站在一起,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小声说话。

“你小子这次进京,可得当心当今对你下狠手!”

林如海担忧道:“毕竟,忠顺亲王本不该有的野心,是被你小子的小说引诱出来的,谁知道当今会不会拿你开刀!”

“不会的,忠顺亲王第一个不会答应!”

贾琮神色平静,悠然道:“他也担心当今反悔啊,绝对不会允许出现这等状况的,不是激起皇室内部的矛盾么?”

此次上京,林如海是述职。

三年多的淮扬巡抚当下来,整个淮扬地界不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吧,起码也是有了不小的提升。

林如海本身人品端方正派,而且又有手腕,对官场那一套相当熟悉,能够轻松掌控淮扬官场。

其实像淮扬这样的地方,可以用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形容,只要官府少插手少折腾,自然而然就能够发展得很好。

又有贾琮帮着出谋划策,花费了不小力气修路铺桥,压制淮扬境内的不良风气,努力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不管是遍布各处的工坊,还是大量田地都有了一些可喜变化。

还是贾琮,弄出了一些比较精巧,却又十分简单的机关器具,都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某些科学理论,还有主世界的机关术弄出来的。

比如水力纺车,水力织机,水力磨坊等等依靠水力为动力的机关器具,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制造。

还有农田水利,以及立体生态发展模式,贾琮都在林如海的帮助下有意尝试,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