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1、召见涂山庸

初四那天,清军抵达都尔鼻。“都尔鼻”,即今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五锋镇高山台山。

《奉天通志·山川志》有介绍:“高山台,城西南十里,此山与诸山脉不相连接,盘亘三里许,形如卧龙,其南巅有古台,因是得名。”五锋镇的古台,其实是建于明代早期的四方形烽火墩台。此台居高临下,可以侦察周围平原的十余里动静。沦陷以前,曾经是辽东明军防备蒙古入侵的重要岗哨。

崇祯心里叹了口气,论到工作能力,骆养性太嫩了,和涂山这种老情报头子差的太远。涂山这边,对敌情侦察的非常清楚。

崇祯赞许道:“这样一个小地方,爱卿都侦察的这么清楚,真是有心了。”

涂山拱手道:“陛下您有所不知,这个地方极其重要,东厂一直有暗桩盯着这里。”

清张穆在《蒙古游牧记》中说:“太祖征明,大军必由都尔鼻入边,即是地也”。“盖我朝未入关前,以此为全辽筦钥矣。”

张穆将都尔鼻比作了辽东锁钥之地。可见其重要。

杨凡把沈阳情报站撤了,都尔鼻的大车店都没有撤,可见这里监视建奴军事动向的便捷性。

皇太极屡次进攻明朝和蒙古,也是走的都尔鼻路。

清代很多史料记载,自天聪元年到崇德八年(1627—1643),清军有10余次经过都尔鼻地方南下。

皇太极鉴于该地交通上的重要性,于崇德二年专门修建了都尔鼻城。为了使盛京通向都尔鼻地方的道路良好,专门修筑了一条宽口,两侧带排水沟的大路。

据清代史料记载,“复治盛京至辽河道。道广十丈,高三尺,濬壕夹之”。这个规模的公路,简直堪称古代的高速公路。

wap.ding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