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

这个时候再谈这件事,反倒容易引起思想混乱。

不得不说,耿江岳虽然其实毛都不懂,但对人心在利益面前的反应,直觉还是非常准确的,总是能一眼就看出,一旦扔出利好,便会引来什么样的最坏的结果。

他恰如其分地站在海狮城的最高点,把控着海狮城的整体方向。

但也不是真的就彻底放心了。

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灌顶的工作,仍然有条不紊、慢而不断地继续着——就算不移民,用来抵御感染也是好的,此外还抽空把96号和87号两幢楼的人,分别转移到了南城的3号楼和4号楼。

一来南城的居住条件更好,现在许多房间空出来,闲置着也是浪费,还不如直接提高一下老街坊们的生活质量。二来怕就怕出什么意外,万一东华国的电池不能按时送到,而他又无法一次性转移数百万人,那么到时候北城能源供应断链,就势必需要各幢大楼的人紧急撤离,自己步行前往南城避难。

所以这会儿先早做打算,把距离南城最远的两幢楼的全都转移走,到时候也能最大程度地在整体上缩短行进的路程——别看北城和南城之间,只隔了一堵墙,但在这样的大风天气下,普通人暴露在室外超过半个小时,就完全有可能被活活冻死。

而且极冬的黑暗之中,也绝不止低温这一个威胁。

耿江岳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懈怠却又小心地等候着好消息的到来,等到12月29日这天早上,就在北城每幢楼的电池,平均差不多只剩下36小时供电量的时候,他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声音。窦建华亲自给他打了电话,告知所有应急电池已经准备就绪。

另外耿江岳给他们展示的另外一种海狮城自主研发型号的电池,也已经通过海外某海狮城工程师的渠道收到主要参数,马上就可以进入量产。

简而言之,海狮城的能源危机,已经彻底解除。

“再过三个小时,李太虎的飞机就出发了,会先把第一批救援物资送到海狮城。等到极冬节结束后,东华国会尽快派出救援和援助部队进入海狮城,帮助海狮城完成灾后重建……”

窦建华的每一句话听起来都是那么的友善,而且很奇怪也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关于海狮城大规模移民的事情,他也同样闭口不谈。

耿江岳心里有数,东华国给了这些帮助,要的只是他这个人而已。

不过也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