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关于描述中提到的,太后的伤心往事究竟所指什么,邱季深无从得知,那份憎恨的对象,也就无从考究。多半,她曾经也被类似的事情伤害过。

可能她是那个站在落水者身边,却平白顶了罪责的人。

也可能她是那个被他人推落湖中,却被责以故意为之的人。

总之她在整件事情当中,没有得到一点的关怀与谅解,所以黑化了。

而按照剧情中的“世情薄,人情恶”,以及提示中打引号的“聪明人”中可以推断,将责任推卸给宫人,要她们顶罪,想必是不可取的。

那这提示就是……就是为了让她做个好人。

虽然她本意如此,但在得到系统的肯定之后,更有了种安心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吧。

唐灵瑶冲着她拼命使眼色,唐平章也因她的迟疑而变得焦虑起来。

这时邱季深终于开口,说道:“当日臣已经离去,是背对众人,所以并未看见。”

“那你又听见了什么?”太后说,“那群宫人道是,是长公主责骂皇后,令皇后羞愤愈加,所以主动跳的水。”

她说着,瞥了眼左手侧,坐在自己下方的皇后。

皇后手指紧紧绞在一起,眼神甚至已经涣散。

邱季深道:“不是。长公主只是心切,说话声音重了些,称不上责骂。”

太后又问:“那是有人推了皇后,才致使皇后落水?”

邱季深说:“臣不知。”

太后却好像没有听见,继续问道:“是胆大的宫仆,不慎推攘了皇后?”

邱季深:“臣不知。”

唐灵瑶见她不配合,急得动了下,插嘴道:“太后,他确实没有看见,但确实如此!”

太后警告般地斜睨一眼,唐灵瑶悻悻闭嘴。

“那你觉得是谁?”太后说,“邱五郎观察细微,纵然未有目睹,可事发时的站位,呼声,以及谈话,你总该能看出些许端倪的。”

邱季深:“臣确实不知,不过,长公主在场,宫仆实难发生推攘,想必不是宫仆的错。”

在场众人皆是屏息,已不知道她想做什么。

“那就是长公主推攘了皇后?”

“长公主关心皇子,知晓轻重,怎会与怀抱皇子的皇后发生推攘?也应该不是长公主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