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既然只是尝试开采一个,即使失败,也没多大损失,梅正清与曹太平也不愿再与杨逸顶扛,点头认可了。

很好,老苏也不出声了!

杨逸正开心,结果司户参军曹太平最后说道:“知州大人,府库余银有限,目前最多能动用四百贯……”

“什么!四百贯?”

不等曹太平说完,杨逸就拍案而起,开什么玩笑,邯郸县也穷,人家知县摆桌酒席还花四百八十贯呢,我堂堂知州大人,搞个工程你给我四百贯,打发叫花子吗?

“知州大人息怒,知州大人息怒,咱们环州百姓逃亡过半,府库连年亏空,加上如今快到青黄不接之时,军资又不能动,府库能抽出四百贯,下官已经是尽力了。”

杨逸被噎了一下,环州的财政状况他也知道,若非连年亏空,他用得着去弄什么盐井吗?现在再来责怪曹太平,似乎有些……咳咳!

杨逸看到老苏竟露出一丝兴灾乐祸的微笑,他真怀疑是自己看错了,可……

他娘的,老苏你别高兴得太早,咱还就用四百贯,把盐井办起来给你瞧瞧。

杨大知州怀揣着四百贯,带着夫人,还有清娘、茗儿,还有……还有两百厢军,偃旗息鼓地、悄悄地,上了阿甘山。

第一步:伐木盖窝棚。

就这一点,十三娘也没放过施展才华的机会,自己居住的三间草屋,硬是被她设计得既简洁,又明亮,配上清娘采来的山花,跟陶渊明家似的。

对于清娘来说,住哪儿她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人陪伴,山上野花正香,清溪潺潺,百草丰茂,黄莺歌唱……

她可以带着小白在山林间尽情的徜徉,写诗作画,临水浣衣,或在晚霞中跳舞,只要见到的人都能确实,她比在东京城里快乐一百倍。

由于口袋里只有四百贯,杨大知州只得换上短衫,提着斧子一起干,这样总能起到一些带头作用,有利于培养两百厢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

杨逸很快发现,十三娘和茗儿指挥起这两百厢军来,似乎比他这个知州还灵光,他不禁心神一紧,仔细打量,嗯嗯,还好没人敢在仙子面前露出猥琐的眼光,好吧,原谅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