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还有什么好说的,杨学士羽扇纶巾,谈笑间尽灭妹勒二十万大军,事情就是这般,有杨学士在西北,西北无忧矣!杨学士不但文武过人,听说还有一付菩萨心肠,这京城每旬都免费施药的百草堂,听说就是杨学士家开的。”

“不光如此,虽然不能确定,但我听说连新开的三生楼也是杨学士家的……”

什么?三生楼也是杨学士家的?

我竟然去三生楼讹诈……蹲在人堆里听得津津有味的陶二,此时心肝儿一阵发凉,心虚不已,连忙挤出人群,杨学士是什么?他的背景想想就能让人两脚打颤,不行,我得出京躲一阵子才行,陶二越想越心惊,一溜烟跑了个没影没踪。

第169章 杨家有喜

四月的风很轻,阳光不算热辣,晒在身上暖融融的,从横山南流而来的小溪满盈盈的,小河弯边新建起了一片错落的茅草屋,四五十户逃亡在外的百姓回乡之后,被安置在了这里,小村前的田里已经插上了新秧,但由于错过了季节,今年的收成怕是不怎么好。

为此杨逸又拍板通过了一条新的法令,这次从党项人手中抢来的大批马牛羊一律不变卖。大部分发给返乡的百姓来养,一家一到两头,这些牲口还是官府的,但养大之后,将来一但产崽,第一头崽便是百姓的。

豢养过程中,若是这些牲畜染病或是意外死亡,百姓须及时上报官府,经官府查实确实不是人为原因的话,百姓可以免去赔偿,若是百姓故意杀害,或是私自变卖,则虽按价赔偿给官府,并承受一定的罚款。

这项政策已经算是非常宽松了,以前实行的保马法,也是官府将马发给百姓来养,但马一但死亡,不管什么原因,百姓都是需要按价赔偿的。

这项新政策一出,百姓十分乐意接受,家家争着将牲口领回去养,但这些都是长远的策略,如今百姓们刚回来,最是艰难,许多人家中无隔夜之粮,全靠野菜和官府的救济度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不杨逸拿着各种各样的草药,手把手的教着百姓:“乡亲们,这叫金银花、这叫鸡血藤、这叫千斤拔、这叫七叶一枝花……乡亲们无事之时,都可以上山采药,采下后晾干,然后送到州府,本官到时会让人按价收购,这样大家多少有些生活来源……”

杨逸殷切地叮嘱着,环州多山,草药到处都是,但以前很少有人愿意来收购这些普通的草药,因为这些普通的草药内地也有,根本无须跑这么远来收购。

现在杨逸为了让百姓度过难关,不得不让韩碧儿前来定点收购,虽然这样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还可能亏本,但杨逸身为父母官,怎忍心看着自己的治下的百姓忍饥挨饿。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飞快的驶入小村子,车刚停稳,茗儿就急不可耐地跳下来,大声喊道:“姑爷,姑爷,快回去,娘子她……”

茗儿一口接不上来,把杨逸急得连忙追问道:“你这丫头,快说晴儿她怎么了?”

“婢子恭喜姑爷,贺喜姑爷,娘子她有喜了!姑爷快些回去……”